-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三峡好人》透视国人法律意识
[摘要]旧秩序的改变,在朝向新格局过渡时,更能透视底层人民的真实利益诉求,更能反映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更能揭示出入民对社会的真实意识。影片《三峡好人》记录了库区人民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也反映着人们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但也凸显了进入21世纪的底层群众对法律制度还存在的迷茫,在信与不信之间的彷徨,行走在法治边缘的状态。
[关键词]三峡好人,法律意识,法治
《三峡好人》是我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的第五部电影作品,这部作品从风格上来说延续着其对底层人民“朴素”的刻画描写。这部影片拍摄于古老的奉节县城,这里因为三峡水利工程的进行而发生着巨大的动荡,动荡不仅仅在于千年古城的沉于水底,而在于原有秩序格局被打破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事实上,旧秩序的改变,在朝向新格局过渡时,更能透视底层人民的真实利益诉求,更能反映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更能揭示出人民对社会的真实意识。正如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凯瑟琳?德纳芙所言:《三峡好人》其实是在讲述生命与社会里慢慢流淌的东西,是时间,也是空间,人被它左右着,并悄悄地改变着。在笔者看来,这部影片也记录着底层人民法律意识的真实状态。
一、对基本法律知识的认知
通过影视语言来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对其对生存制度(如法律)的意识。如曾引起轰动《秋菊打官司》,有学者就指出“秋菊……体现了中国农民在90年代法制观念与民主平等意识的萌动”。随着普法运动的开展和深入,人民对法律的认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影视作品也能够反映出来。比如《三峡好人》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底层人民对法律的认知,尽管这种认知并不能够证实他们对这一制度的认可和服从,但可以肯定的是底层人民已开始对这些法言法语开始接触、认知甚至熟悉。在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的嘈杂的船上,有一伙玩扑克魔术的人在“表演”后向人收费时,所吼着“懂不懂什么叫知识版权”,“知识版权”尽管是一个用错了术语,尽管在这里的用途在于“骗钱”,但不可否认知识产权或版权在这些底层人民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并且是受正式制度保护,甚至可以收钱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认知,尽管是扭曲着的。其实,在现实中,底层人民对法言法语的认识通常就是从误解或曲解开始起步的。
这样的对我国法律知识基本认知的场景在影片中还有很多,如狭小旅店的那个老板与在其旅店墙上写大大的“拆”字的工作人员的对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百姓法律知识的进步:“谁让你们写的?”“执行公务。”“执行公务也要打个招呼。”打个招呼这一普普通通的“俗语”道出了对行政执法要有告知义务的民间理解。再例如,当煤矿工人韩三明去其前妻的兄长船老大那儿试图问出其女儿下落遭到拒绝时的申辩:“公安局断案的时候又没说孩子不是我的!”这种例子穿插在影片中,构成了影片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导演对底层生活的真实记录。的确,法律不外乎人情世故,对于指导公民行为的基本规范的法律,老百姓有着自己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通过简简单单的话语转化和显现在他们所处的场合的,尽管和所谓的正式的法言法语有一定的距离,但也分明看出他们已和法律走的很近,他们渴望获得和享受到法律的福祉。
二、对纠纷解决机制的无奈选择
法律在人们看来,它天然的就要代表正义,作为定纷止争的工具。它要及时地为纠纷给予公正的评判。但人们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熟悉,并不意味着法律意识的高涨,不意味着对法律产生信任。毕竟,法律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实行,并能提供给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公正,它才能从“纸上正义”走到 “现实正义”上来,才能够获得在人民群众中的“真实通行证”,不然群众会用脚对其投票,老百姓是不管法律是否有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的。
西方法谚――“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也就是说对于渴求正义的人们来说,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人们渴求正义,渴求公正解决的及时到来,尤其是对于最底层的老百姓而言。可是在老百姓生活中,法律公正似乎总是迟来,从《秋菊打官司》中秋菊讨个说法的“漫漫征程”,到《今日说法》栏目所讲述的案例,当一纠纷发生,往往若干年之后才能得以实现正义的伸张。对于法律人来说程序正义是前提,但当法律程序成为正义迟来的借口时,势必会考验人们对法律本就脆弱的信仰,伯尔曼所言: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对法律制度而言,制度必须要靠人来实行和遵守,一个制度不能给当事人提供足够的认同感,正式的法律就会被规避,无效,而且有可能会给社会秩序和文化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是一个聚居的民族,就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是乡土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地聚居的村落组成的社会,尽管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很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YY_T 0316-2016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pdf
- 猪肉部位分割图.doc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二单词表.doc VIP
-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erp培训课资料课件.ppt VIP
- 2025四川广安前锋区选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脑积水患者的护理PPT参考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