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之最(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史之最(九)   最早流入中国的外国机制银币――西班牙银元   自明代中叶起,随着东西方海上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通商贸易渐趋发达,外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1570年西班牙侵入吕宋(菲律宾),于次年占领马尼拉并辟为商埠,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以其银元换取中国丝绸等物,这种银元大多是在152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墨西哥铸造的,成为最早流入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外国银元。清代以降,顺治至乾隆年间(1644~1795年),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主要是西班牙在墨西哥生产的机制银元。   西班牙在墨西哥生产的机制双柱双球银元始于1732年,在此之前,西班牙制作的银币正面有皇冠等,背面无双柱。双柱双球银元正面是王冠、盾徽,周围镌刻译意为“蒙天主之恩菲利浦五世荣任西班牙(印度)国王”的西班牙文PHILIP?V-D?G?HISPAN?ET IND?REX”。背面是直布罗陀海峡最著名的“海格立斯”(大力神)双柱图,双柱上各缠一卷带,卷带上镌有公然鼓励开拓万里海疆的拉丁文海盗宣传口号“海外有天地”;中间是王冠覆盖下的东西半球、陆地和海洋。1732~1771年主要有菲利浦五世银币、菲利浦三世和卡洛斯三世银币(中国嘉德2007春拍编号为5392号的一枚1763年西班牙双柱双球银元以2800元成交)。从1772年开始取消双球图案,把双柱移到盾牌两边并增加了西班牙国王头像。以后遂成惯例,新国王登基,即开铸有其头像和称号的双柱银元。这类银元早期因为对华贸易流入中国很多,其中1789~1791年铸造的h洛斯三世头像、配卡洛斯四世纪年(1111或IV)的过渡版为少见品种,较为珍贵。   最先镌有暗记的银币――民国17年贵州银币壹圆   俗称贵州汽车银币。民国17年(1928年)贵州省政府铸造发行。是年贵州省道贵阳至桐梓公路竣工通车,时任贵州省政府主席的周西成(1893~1929年)令铸此币以示纪念。该银币直径39毫米,重26.2克左右。成色在78%~79%之间,铸量5万枚,实际发行数为2.8万枚。正面中央镌芙蓉花及“贵州银币”四字,外围上下分镌“中华民国十七年”与“壹圆”币值。背面中央镌旧式小汽车图案及草地,草叶构成“西成”二字暗记,外围上下分镌“贵州省政府造”及“七钱二分”字样,左右分列团花星。草地由28片草叶组成,寓示1928年发行;汽车前轮12根辐条,寓示一年12个月平安吉祥、如意发达。该币按草地图纹、汽车轮、车头、车门等略异和“州”字阔狭可分多种版别。   该银币与当时其他流通银币比较有四点不同,一是有暗记。周西成用自己的名字作为暗记,寓意殊深,与同期唐继尧、张作霖等军阀发行的人像币迥别。且此暗记为银币上最先出现。步其后者为民国38年贵州省造壹圆银币,其币面中央为贵阳甲秀楼风景图案,在楼柱的右侧下隐藏一很小的“谷”字,该字系指时任贵州省政府主席谷正伦之姓。二是汽车图案题材新颖。该图是以贵州第一辆汽车――周西成从香港购来的因贵州无公路拆散后靠人挑马驮运入的美国福特牌敞篷汽车为原型绘制镌刻而成。三是使用了两种货币单位即“元”和“七钱二分”,为民国银币所仅见。四是银色稍逊,不及八成。   由于该银币的独特性,加之铸量少,雕刻较佳,当年即有名气。现又因存世量少,市价日升,中国嘉德2007年秋拍编号为3907号的一枚极美品贵州汽车银币以13440元成交。      苏维埃政权最早发行的银币――井冈山“工”字银元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即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四面包围和经济封锁。为缓解现金缺乏的困难,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王佐根据毛泽东、朱德筹建井冈山造币厂的指示,在上井村邹甲贵家中办起花边厂,这是苏区第一个造币厂,当地群众称其为“红军造币厂”。请来的技师是谢氏花边厂的谢氏兄弟,原料是打土豪和战争中缴获的银器、银饰,设备只有风箱、火炉、铁锤、铁砧、熔银瓯、冲压架、冲压碓石等简陋的工具。每天只能铸数十枚银元,受条件所限,铸工较粗糙,称“土版银元”。毛泽东十分关心造币厂的生产,一再强调要保证银元的成色,且重量不能少于七钱二分。为了表示工农苏维埃政权铸造的银元区别于市面上流通的其他银元,造币厂在自己铸好的和收缴的银元上打上“工”字戳记,所以又称井冈山“工”字银元,在根据地内流通。   据《中国钱币》2008年第l期江西省钱币学会梁洁《对井冈山“工”字银元的认识》考证介绍,“从所见的‘工’字银元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分析,铸有‘工’字的银元大体有以下几类”:―是仿墨西哥鹰洋版(1895、1908年)的银质“工”字银元,未见有留存下来的实物;二是凿有“工”字戳印的原版墨西哥鹰洋;三是里铜外银的仿墨西哥鹰洋版“工”字银元,现井冈山博物馆珍藏有1枚,系1959年井冈山博物馆征集,物主是当年茨坪乡的工农兵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