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史之最(十三)纸币
最晚的古钞――清朝户部官票、大清宝钞
中国古钞起源于北宋的四川交子,历经金朝发行的交钞,元朝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明朝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至清朝成丰年间发行的户部官票、大清宝钞。中国古钞下限的时代之所以定在清成丰年间,是因为成丰之后旧式纸币虽仍然存在,但由于外国势力的侵入,近代银行券兴起,中国纸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清朝政府对发行纸币向持谨慎态度,仅在顺治八年至十八年(1651~1661年)行用过钞贯。直到咸丰三年(1853年)春,由于围剿太平军军费支出浩繁,又值黄河连年决堤,需征调大批河工治理,以致财政恶化。为解燃眉之急,清政府在铸发大钱的同时,于成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上谕正式发行“户部官票”。九月十八日,又命户部制印“大清宝钞”。这两种纸币后被人们合称为“钞票”。
户部官票又称银票,以银两为单位;大清宝钞又称钱钞,以制钱为单位。在使用中采取与实银实钱搭收搭放的办法,故实际上是不兑现的。据《中国古钞图辑》介绍,户部官票有壹两、叁两(图1)、伍两、拾两(图2)、伍拾两5种,白色苔笺纸(京票)、高丽纸(颁外省)制造,以靛蓝色刷印,形制基本一致。首批户部官票4种始印于咸丰三年五月初二日,叁两票为后来增制。大清宝钞用白色山西双抄毛头纸、铜版、靛蓝色刷印。成丰三年印伍百文(图3)、壹千文、壹千伍百文、贰千文4种;咸丰五年二月添印伍千文、拾千文两种,十一月又添制伍拾文和百千文(图4)大钞两种。
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发行后,由于其面额巨大,且缺乏现银准备,不能兑现,致使流通立见雍滞。延及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惠亲王绵愉等请奏停发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朝廷准奏。该钞票遂逐渐退出流通,其多数终于未能收回,成为废纸。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政府正式通知税款停收钞票,行使仅10年的户部官票、大清宝钞遂告寿终正寝。
从近年钱币拍卖、交流情况看,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各地留存数量不少,成交率较高。如中国嘉德2008年春拍钱币专场露面的28张户部官票全部成交,且价格不菲,成交额合计557088元,平均每张19896元,其中5307号拍品成丰三年户部官票拾两,成交价64960元。大清宝钞上拍13张,亦全部成交,成交额合计61980元,均张4768元。
最早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纸币――民国10年国立中华国民银行券
过去泉界大多认为,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于民国12年(1923年)在广东发行的壹元(图5)、伍元(图6)、拾元、伍拾元、壹佰元面额纸币(含加盖汕头、广东、广州等多种地名券)为中国货币史上最早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纸币。但新面世的民国10年国立中华国民银行券实物和研究考证将这一时限提前了两年。
民国10年国立中华国民银行券仅见四五种面额,数量很少,极为珍罕,其中有中国嘉德2008年春拍推出的3903号拍品,面额伍毫,系马定祥旧藏,以50400元的价格成交(图7),中国钱币在线网刘扬收藏的一张,面额拾元(图8)。这两张纸币正面钞首印“国立中华国民银行”字样,中央刊“孙大总统肖像”,孙像两旁印椰树花纹;右侧有谭长海签名及小印一方。底中部为“中华民国十年印”字样。四角为大写面额。
“国立中华国民银行”成立时间、地点及货币发行情况鲜为人知。据张小杰撰《孙中山在桂林发行的钞票》及相关史料,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职。当年在粤省时曾决定设办中华国民银行。第一批9月份在广州印制壹元、伍元、拾元、壹佰元纸币4000万元,拟随后拨充北伐军用,在占领地一带行使。12月4日孙中山抵桂林即日设立北伐大本营。鉴于陈炯明11月改委其亲信钟秀南代理财政厅,停止接济北伐军;而当时集中在桂林的5万北伐军急需军饷,孙只有在未成立“中华国民银行”总行的情况下,由12月先在桂林成立实际是总行的分行的“桂林广西银行”发行已印好有自己头像的钞票,加盖“国立”以表明是国家钞票,故该券是中国银行史上首见没有总行的钞票。1922年1月2日,大元帅令陈少白为国立中华国民银行监督;1月7日任命梁长海、伍于簪分别为正、副行长。到1922年4月孙中山回师广州讨伐叛徒陈炯明时,国民银行桂林分行随即撤销。所发行的钞票,或早已兑现收回,或由商民携往广州采购货物,故存世稀少。
抗战期间发行地方抗币券种最多的县――浙江慈溪县
浙东在抗日战争期间地处前沿,由于浙东银行发行的抗币数量不足,特别是辅币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浙东地方政府遂发行抗币。这种抗币系指浙东地区各县、区、乡(镇)级抗日民主政权发行,以辅币为主,仅限在本地区内流通的地方性通用货币。它的发行对支持浙东银行抗币的发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