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小水陂设计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五小工程定型设计—小水陂设计
(松柏渡头陂设计)
指导老师: 刘亚莲
班级: 09水工一班
组员: 温伟 陆赞展 邱汇哲
时间: 2011年12月
(三)设计上、下游水位
已知:设计洪水流量Q=213km3/s;坡顶高程为45.2m;坝高为5m;总净宽B=31;堰流侧收系数为ε=1;流量系数m=0.45。
上游水位推求
水陂过流按实用堰泄洪计算,参照《溢洪道设计规范》 (sl253-2000)附录A公式A.2.3,宽顶堰过流能力按下式计算:
用试算法,假设H,按上式计算Q,当算得的流量Q与水陂设计过流量刚好相等时,此时的水深即为溢流水深H,溢流水深H加上陂顶高程就推算出设计洪水时的上游水位。其试算溢流水深H的过程为下表A:
H m B ε g Q 1 0.45 31 1 9.8 61.76 2 0.45 31 1 9.8 174.68 2.2 0.45 31 1 9.8 201.53 2.283 0.45 31 1 9.8 213.04
由上表可知溢流水深H=2.283m;
则上游水位=堰上水头+陂顶高程=2.283+45.2=47.483m。
下游水位推求
根据各条河流下游水位流量观测资料,采用水力学公式推求下游水位,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
式中:
Q——流量(m3/s)。
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
C——谢才系数,C=。
n——河道糙率,采用0.025。
R——水力半径(m),R=。
χ——过水断面湿周(m)。
J——渠道纵向坡降。
又已知河道底宽为30m,两岸边坡为1:1,河床底坡为0.0015。
根据资料可知A=(30+30+2h)*h/2=30h+h2
X=30+2*;
总上所述,可用试算法推求出下游水位h,列于表B:
h A X R C Q=AC(RJ)^(1/2) 1.00 31.00 32.83 0.94 39.62 46.22 2.00 64.00 35.66 1.79 44.10 146.43 2.20 70.84 36.22 1.96 44.73 171.63 2.40 77.76 36.79 2.11 45.31 198.41 2.51 81.60 37.10 2.20 45.62 213.80 由上表可知下游水位h=2.51m。
(四)水陂防渗设计
1. 阻力系数的计算
确定有效深度
由于L0=7+7.8=14.8m,S0=40.2-33.2=7m,故L0/S0=14.8/7=2.15,故由公式计算Te得:
Te==5*14.8/(1.6*2.1+2)=13.89.5m
故按实际透水层深度T=9.5m进行计算。
图a
简化地下轮廓
将实际的地下轮廓进行简化,使之成为垂直和水平的两个主要部分,出口处齿墙的入土深度应予保留,如图b所示,将地下轮廓分成7段。
图b
计算阻力系数
进口段(如图c1):将齿墙简化为短板桩,板桩如图深度为0.5m,铺盖厚度为0.4m,故S1=0.5+0.4=0.9m、T1=9.5m,而另一侧的S2=0.5m、T2=9.1m,计算进口段阻力系数为:
图c1 图c2
铺盖水平段(如图c2):S1=0.5m,S2=6.6m,L1=7.3m,T=9.1m,计算铺盖水平段阻力系数为:
板桩垂直段(如图c3):S1=6.6m、T1=9.1m与S2=6.2m、T2=8.7m,板桩垂直段阻力系数为:
图c3 图c4
底板水平段(如图c4):S1=4.9m、S2=0.6m,L2=7.8m,T1=8.7m,故底板水平段阻力系数计算为
齿墙垂直段(如图c5):S=0.6m,T=8.7m,则齿墙垂直段的阻力系数计算为:
图c5 图c6 图c7
齿墙水平段(如图c6):S1=S2=0,L3=0.6m,T1=8.1m,计算齿墙水平段阻力系数为:
出口段(如图c7):出口段中S=0.65m,T1=8.75m,计算其阻力系数为:
2. 渗透压力计算
求各段的渗压水头损失值
由式hi=,其中=上游水位-下游水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岭回归和LASSO 回归的济南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Income in Jinan Based on Ridge Regression and LASSO Regression-来源:应用数学进展(第2022008期)-汉斯出版社.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接力版2024三年级上册-接力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三级(高级)计算机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和解析).pdf VIP
- 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pptx VIP
- 何尊历史课件.pptx VIP
- 2024年辅警招聘《公安工作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附答案).docx VIP
- 《工业数据采集技术_Industrial data》课件——项目四 自动化产线数据采集.pptx VIP
- 名师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课件共2课时.pptx
-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习题答案.pdf VIP
- 《工业数据采集技术_Industrial data》课件——项目三 智能电表数据采集与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