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匝道通行能力
6.1匝道简介 6.1匝道简介 1.匝道的定义 匝道是专门用于连接两条公路的特殊路段,多用于立交及封闭公路进出口。 匝道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车辆的平面交叉,使车辆行驶顺适,进而提高车速,增大通行能力,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 2.匝道的组成 匝道与高速公路的连接点 匝道行车道 匝道与普通公路的连接点 通常将匝道与高速公路的连接点设计成允许高速合流和分流运行,使其对高速公路上立线交通流产生的影响最小。大多数运行问题出现在匝道的起终点上。 6.1匝道简介 3.匝道与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相比不同之处: ⑴ 匝道的长度和宽度是有限的; ⑵ 匝道的设计车速低于与之相连接公路的设计车速; ⑶ 在不可能超车的单车道匝道上,货车和其他慢速车辆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基本路段上严重得多; ⑷ 匝道上车辆加减速现象频繁; ⑸ 在匝道与被交路的连接处,会引起匝道上车辆排队。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上的互通立交交通量较小,所以匝道基本上都是单车道。 6.1匝道简介 4.匝道的类型 立体交叉的类型有多种形式,作为立体交叉重要组成部分的匝道相应也有多种形式。 就匝道的设计目的和功能,无非是使进入立体交叉的车辆能完成左转或右转。 匝道有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两种最常用的形式。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左转匝道还常采用一些特殊形式。 因此,匝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基本形式和特殊形式。 6.1匝道简介 ⑴ 匝道基本形式 ① 右转匝道 特点是:车辆右出右进,方向明确,线形顺适,车速高,行程短,匝道曲率半径可采用较大值。 6.1匝道简介 ②左转匝道 车辆驶过跨线桥或地道,从右侧分流,左转270°,再从右侧进入。此种匝道的特点是:车辆右出右进,符合驾驶习惯,如果线形设计合理,使曲率半径适应车速变化,车辆就可以行驶顺适。但右转270°使车辆绕行距离较长,为了减少占地,匝道曲率半径较小。所以车速较低,其通行能力也较小。 6.1匝道简介 ⑵ 特殊形式 由于地形、地物以及交通需求千差万别,交通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左转匝道常采用一些特殊形式,以满足车辆运行需要。 ① 定向匝道 定向匝道随立体交叉的形式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6.1匝道简介 A.车辆在立交前从左侧分流跨过对向车道,从左侧进入交叉线。此种形式线形简洁,出来行驶距离短,曲线半径较大,适应较高车速。而且定向匝道几乎和右转匝道并行,布线紧凑,占地相对较少。缺点是左出左入不符合驾驶员的习惯,桥跨结构物较多,车辆行使不安全,尽量少用为宜。 6.1匝道简介 B.下面两种定向式匝道国外常采用,其车辆从交叉线右侧分流,再从右侧进入。这种形式符合驾驶员的习惯,但跨线结构物较多,线形变化大且曲线半径小,对车速有一定限制。 6.1匝道简介 ② 对角匝道 对角匝道从交叉线立交桥前右侧分流,向右转弯后直接从主线右侧进入主线。 其特点是交叉线上出口采用平面交叉往返车辆都可从此出口进入匝道通向主线。 其优点是:匝道较为贴近主线,布线紧凑,占地较少,仅一座跨线桥,工程费用较少;线形简单,进入主线初曲线半径较大,便于车辆加速进入高速公路。 其缺点是:交叉线上左转车流出口为平面交叉,且匝道转弯半径很小,严重限制车速。在高速公路和交通量较小的交叉线立交,可采用此形式。 ③ 环形匝道 通过一个环形交叉分离相交车流。 6.1匝道简介 环圈式 优点:右出右进,行车安全,不需设跨线构造物,造价低 缺点:道路线形指标差,适应车速低,通行能力较小,占地面积大,左转绕行距离长 6.1匝道简介 6.1匝道简介 6.1匝道简介 按匝道横断面车道类型划分 (1)单向单车道匝道 (2)单向双车道匝道 (3)双向双车道匝道 (4)对向分离双车道匝道 单向单车道匝道上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超车,单向双车道匝道上可以超车。 双向双车道匝道有两种:一种有分隔带,不允许超车;另一种没有分隔带,车辆运行类似于双车道公路。 6.1匝道简介 5.匝道车辆运行特性 匝道车辆运行方式包括车辆在匝道出入口的运行及车辆在匝道上的行驶。车辆在匝道出入口的运行有三种方式: ⑴ 分流 同一行驶方向的车流向两个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过程。如正线出口处的行驶过程即为分流。 (2)合流 两个行驶方向的车流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过程。如正线入口处的行驶过程即为合流。 (3)交织 两个方向行驶的车流因去向变化需要先合后分的交通运行状态。例如环道车流进出交叉线。 6.2 匝道车行道通行能力 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的通行能力,由以下三个数字中的最小值决定: ① 匝道与主线连接部分的通行能力; ② 匝道本身的通行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