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 主攻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腰痛病 武汉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 目 录 一 诊断···················································1 二 中医治疗方案···········································2 三 中医治疗效果··········································10 四 中医治疗难点··········································13 五 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对应思路····························13 腰痛病 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腰痛病是在肝肾亏损的基础上,因风寒湿及热邪侵袭、劳损等诱因,引起腰腿经脉痹阻,临床以腰腿窜痛、麻木为主症,具有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从病理上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临床以或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或跛行、或二便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或兼见一、二,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其次是腰3~4间隙。 一 诊断 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 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证候分类 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 中医治疗方案 (一)常规治疗 1. 手法治疗 (1)麻醉下手法治疗 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运用名老中医特色理筋正骨手法,充分解除压迫,松解神经根粘连,恢复腰椎生理曲度,达到舒筋活络、通督止痛的效果。 ①牵引按压法 患者俯卧,助手分别于腋下及足跟作对抗牵引或机械牵引约10分钟后,术者立于患者一侧用拇指或手掌按压椎旁压痛点,力量由轻到重,迫使神经根与髓核位置发生改变,减少压迫。 ②颤腰法 患者俯卧,胸及双髋处垫物使下腰悬空,术者以双手重叠压在病变部位进行快速按抖,每次按抖约1分钟,重复6~8次。 ③斜扳法 患者侧卧,卧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曲。术者立于背侧,一手扶住髂部后缘,另一手扶住其肩前部,双手相对快速用力斜扳,使患者腰部扭转,常可发出响声。再以同法施于对侧。 ④直腿抬高法 患者仰卧,将健肢踝关节背伸,并直腿抬高,角度逐渐加大至90°。再将同法施于患侧。 上述手法前后应辅以按揉、掖压、拍打、点按等手法,电脑三维快牵复位有一定疗效。术后行床上腰背伸肌功能锻炼,起床时佩戴腰带保护。 从本病病理分型来看,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游离型,每一型又有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称为三型三期。针对每一型的每一期,治疗均有所不同。麻醉下手法治疗适用于膨出型的急性期、突出型的急性期。 (2)常规手法治疗 运用名老中医特色理筋正骨手法,充分解除压迫,松解神经根粘连,恢复腰椎生理曲度,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①按揉放松 患者俯卧,术者立于患者一侧在腰背部用拇指或手掌沿膀胱经按揉,力量由轻到重,使腰部肌肉松弛。随后,沿下肢坐骨神经及胫神经、腓总神经按揉数次。 ②颤腰法 患者俯卧,胸及双髋处垫物使下腰悬空,术者以双手重叠压在病变部位进行快速按抖,每次按抖约1分钟,重复6~8次。 ③斜扳法 患者侧卧,卧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曲。术者立于背侧,一手扶住髂部后缘,另一手扶住其肩前部,双手相对快速用力斜扳,使患者腰部扭转,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