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词语的发展
时间词句和时态范畴的发展
若干时间词语的发展
(一)从具体到抽象
事件的先后顺序、具体时间、时态,在抽象程度上形成一个序列。
1.儿童最先理解 “先、后、同时”这类表示事件先后顺序的时间词语一般三岁左右习得。
2.其次是“今天、昨天、明天”这类表示具体时间的词语。一般在三至四岁习得。
3.最后是“现在、已经、就要”等表示时态的时间副词。一般在三至六岁习得。
儿童的时间概念起源于对具体事件的先后顺序的把握,然后逐渐把时间概念抽象化,直到时态这一十分抽象的层面。
若干时间词语的发展
(二)先“现在”后其他
时间范畴有“现在”、“过去”、“将来”之分
在表示时态的时间副词的发展中,儿童首先获得的是“现在”(三至四岁),之后获得表示过去的“已经”(三至五岁),再次是表示将来的“就要”(四至六岁)
儿童时间语义范畴的获得,是由“现在”开始,逐渐发展出“过去”和“将来”
若干时间词语的发展
(三)笼统到清晰
儿童早期描述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常用“有一天”“我小的时候”等较为笼统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然后逐渐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并进行使用。这一过程就是逐渐由笼统到清晰。
若干时间词语的发展
(四)从适中概念向大、小两端发展
如儿童先获得“昨天”、“今天”、“明天”这些较为适中的时间词语,然后才理解“上午”、“下午”、“晚上”(四至六岁)这些更为精细的时间词语以及“今年”、“去年”、“明年”(五至六岁)等更大的时间概念。
时间单位越小就越难分化,时间单位太大也难以在生活中体验。
若干时间词语的发展
(五)由简单到复杂
儿童在时间语义范畴的发展上,同其它语义范畴的发展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
1.当有两个时间词语构成一个时间概念(上午8时)时,儿童早期只对其中一个时间词语作出反应
2.当述说的两个或几个事件符合时间的先后顺序时,儿童较早理解;而顺序相反时,儿童往往很难理解。(轿车后开,卡车先开)
3.话语涉及的事件越多,儿童理解起来就越困难。(把马放进公园以前,先把兔子放进去,再把梅花鹿放进去)
助词“过”的发展
(一)“过1”与“过2”
助词“过”表示“完成”(过1)和“经历”(过2)两种语法意义。
表示完成的“过1”同表示经历的“过2”,具有内在的联系。经历的意义是建立在完成意义基础上的,只有当事件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事件参与者的一种经历。
这要求儿童的记忆具有较大的发展、记忆保持的时间有一定的延伸,这样他才能回想起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
因此由表示完成的“过1”发展到表示经历的“过2”,是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内在逻辑的。
助词“过”的发展
(二)时间参照点问题
THANK YOU!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谢谢聆听!
本PPT来源于网络渠道,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如作者不喜可私信本人删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