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教心:教师心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高教心:教师心理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提纲;第一节 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一、关于角色;乔治·米德(G.H.Mead) 1934年,首创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舞台上的行为。;一个人往往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备课很重要);担任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者的前提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聪明; 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有经验 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有才能。 狄德罗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教师的不同角色对应的不同作用;源于角色期待或规范的不一致。 角色内冲突: 对学生的爱心V执法者(失之于严或失之于宽。严父慈母) 学生的朋友、心理专家V团体领导、侦探和纪律执行者 知识传授者V学生自主学习(深与浅的把握) 肯定性角色V替罪羊角色;教师的角色间冲突 模范公民与普通人 模范公民与教师实际地位平庸(天地君亲 师;娼之下,丐之上;臭老九;官本位) 知识传授者与知识建设者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 Q: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差别主要在哪里? ;如何对上述冲突进行调适?;压力主要来源于角色冲突与角色超载 教学与科研 如何处理? 所在大学的定位。职业生涯规划。;五、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过程;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 ①全面正确的认识(要象个大学老师) ②树立榜样(什么榜样好) ③教育实践(结合反思) ;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威信;古人云: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 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一、教师威信的内涵; ;威 信;教师威信的作用;二、教师威信的形成;尊师如敬上帝,教师重于父亲 质量胜过数量,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育儿、嫁女;1、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教学技能 ——基本条件;优秀教师应具有的个性品质;教师的仪表、作风与生活习惯 ——必要条件;师生平等交往 ——重要影响;;其他因素;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 一定要把课讲好 善于??制情绪 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时刻注意检点自己 在道德上没有被指责之处 说话算数 有学识、负责任、有原则;①坦荡、实事求是(不会读的字。白璧微瑕) ②合理运用威信,不为维护威严而伤害学生 ③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④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误区;第三节 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一)教师的能力结构;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情感特征: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对学生满怀期望;情操(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意志品质: 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坚持性;/v_show/id_co00XMjQ3NjM3NDQ=.html;成熟的自我意识(认识、体验和控制) 崇高品德和正确人生观(求实、献身、人梯精神) 具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理论、社会、人道、理想、公平和利他取向) 创新精神 良好的性格(公正、谦逊、热情、独立、自制)、心理健康、人格魅力 ;第四节 高校教师的成长 ;一、教师职业成长理论;二、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教学监控能力;专家型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的方法:;三、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第五节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引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从数据看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从个案看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俞国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工作压力的来源;;“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这是去年7月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疾病,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 江苏盐城市区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也竟然自杀身亡。据其家人事后介绍,这名教师近几天一直休息不好,头脑昏涨,心情很不好。??;一位因体罚学生而被学校开除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因失去这份工作而懊丧,反而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他说:“我心里终于可以解脱了,我不用再承受社会给予我那么大的重压了,我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了!” 据业内专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多年累积下来的“心理疲惫素”并发所致! ;中学教师前10位的压力源: 1.学生学习态度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