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人力资源的外部协调.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四人力资源的外部协调

第十四章 人力资源的外部协调 本章重点: ·人群关系论的定义和发展 ·企业与政府的协调 ·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协调 ·“人一境”关系理论的实质 第一节 外部协调系统概述 一、人群关系理论是企业外部协调的基础 (一)人群关系论的定义 人群关系论是研究一个组织或系统内,各种团体及人员的活动因素与行为动向,使其得到充分协调,以达到整个组织或系统目标的理论与应用的理论。人群关系论的研究目标是有效地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协调工作,并通过协调提高组织成员的合作程度,以达到更高的生产、工作效率。 (二)人群关系论的发展 18世纪工业革命后,雇主与雇员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劳资对立,失业增加,工人日益陷入痛苦之中。一些有识之士便注意到企业管理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其中最有代表性者是罗伯特·欧文。他首次强调工厂员工个人欲望的满足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呼吁管理当局注重员工福利。而在20世纪初建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从总体来说,则表现出对人的因素的忽视。不过,科学管理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亨利·甘特最先明确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并认识到金钱的刺激并不是影响工人行为的唯一因素。 1835年,英国乌尔(Andrew Ure)的《生产哲学》,这可以说是人际关系问题的第一本著作,它强调生产人员的重要性。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则强调经济与效率,由于科学管理理论更加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生产力水平,科学管理在当时广为推广,但也引起工人阶级的激烈反对。科学管理理论所期望的劳资协调局面未能形成,反而随着2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危机的加剧,劳资矛盾更为尖锐了。在1929-1933年间,美国经历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随后便处于长期的“经济萧条”状态。在危机期间,工人阶级的生活更加困难,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接二连三,工会也随之发展了。这就促使资产阶级和管理当局重视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问题,重视职工行为规律的研究。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希望采用较为灵活的注重诱导的管理方式来代替单纯的经济刺激和仅凭资本权力压服的管理方式,借以协调劳资关系,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说,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都在呼唤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 但真正打破传统管理理论,特别是机械式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建立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是从哈佛大学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二位教授开始,他们以1927-1932年间所做的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出发点,根据这种大规模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人群关系论。它引导人们持否定态度对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研究,重视对影响人群行为的社会环境的研究,为西方管理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领域。继霍桑实验的人群关系研究之后,后来学者如亚吉利斯与李克图等又发展了新的研究方法。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最后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管理学科――行为科学。 (三)人群关系论的条件和环境 人群关系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与别的学科一样也是由实践和环境的需要推动的。 1、人群关系学说的发展因素 (1)人群关系理论的应用使得产量和效益的提高成为可能。人群关系理论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协调劳资关系的需要,因而引起理论界与实业界的重视。 (2)政府的介入与干涉。不断的劳工运动和日益提高的劳工意识,使得政府不得不重视劳工问题,尊重劳工权利,因此,政府不断地完善立法,并介入干涉企业行为,以谋求和谐的社会劳动环境。 (3)工会的干涉。20世纪开始,工会力量不断加强,并在争取劳工权力,追求民主与平等的运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工会的壮大与干涉,无疑会促使管理当局重视协调好人群关系,尽力削弱劳资矛盾的尖锐程度。 (4)社会伦理准则,尤其是职工伦理准则的变化,也促使管理当局寻求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满足员工变化了的社会心理需要。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大员工已逐渐改变了他们自己工作生活的许多准则。如对工作的忠诚与否不再是一件重要的事了,自己价值的体现也不再仅仅是忠于职守、赚取金钱等,而可以通过休假旅游、从事业余爱好等途径来实现价值。总之,人们的需要发生了变化,伦理准则改变了,人们更为关注社会需要的满足了。这一切,都推动并呼唤着人群关系理论的不断发展。 2、人群关系学说发展的社会条件 (1)社会民主。在民主的社会中,承认个人的独立人格,崇尚个人的尊严,在权力与义务的范围内,人人都可以要求自由与平等。主管人员不能单单依靠经济手段即依靠奖惩来实现管理,而必须借助人群关系的应用。因此,只有在民主的社会里,人群关系理论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员工的社会需要才能更好地得到满足。 (2)工业发达。工业蓬勃发展,人们就业机会增多,就业途径变广,社会的流动性因而大大增强。管理部门不得不以贤明措施,满足员工需要,吸引工人前来工作或不辞职他就。 (3)生活富裕。面对生活富裕了的人们,单单依靠物质金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