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走向概观-Eduwest.DOCVIP

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走向概观-Eduwest.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走向概观-Eduwest

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走向 张兴成 (原刊于《人民日报》2003年11月4日第14版“文艺评论”栏目) 我们才刚刚跨入一个新的世纪,似乎一切都还笼罩在上个世纪的历史背影中,还谈不上为这么短暂的历史进行总结性的判断,但任何新的萌动往往都能预示未来的流变,因此,梳理近三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的总体走向时是有重要意义的。 概而言之,总结与反思百年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与思潮,面对全球化挑战,如何在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建设有民族性、世界性与当代性的理论品格,这些纠缠在上世纪末的问题依然是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总体走向,不过,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回应,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困惑。 具体说,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和走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20世纪中国文论的历史回顾与现代性反思 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进程与展望2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前景是在世纪之交提出来并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个论题,而且这一论题到今天依然是一个未尽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的研究成果在近3年引起了文艺界广泛注意。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经历了一个激烈的蜕变过程,这是一个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文艺理论不管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问题到方法、立场,从范畴到话语模式、理论体系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因此,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文艺理论必将是一个艰苦而长久的学术工程。值得可喜的是,近几年在这一学术论题下,我们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中大部头的百年文论史著作就有好几部,如杜书瀛、钱竞主编的《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陈传才主编的《文艺学百年》、包忠文继《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之后又主编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庄锡华的《文艺理论的世纪风标》等等。一些国家级的重大课题也围绕着百年文论史问题在进行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主持的“20世纪中国文艺学学术史研究”,北师大的“中国文学思想回顾”研究和“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形态”研究等。大量的学术论文纷纷见诸各种文艺报刊,并展开了激烈的论争。2000年7月6日到7日,在暨南大学召开了“20世纪中国文论史建设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20世纪中国文论史的研究与问题展开了讨论,广泛交流了关于现代文艺理论与古典文论、文论史与文学史、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关系,现代文论的基本线索、“关键词”、生存“空间”,现代中国文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等学术问题的看法和思路。 对于百年中国文论史的反思与梳理,有一个阐释框架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现代性视野。可以说百年中国文论史实际上也是一个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史,因此,不少论者对于20世纪中国文论的思考是集中在“中国文论的现代性”问题上的。从1996年厦门大学的杨春时、宋剑华发表《论20世纪中国的文学近代性》开始,到1999年钱中文先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关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讨论可以说蔚为大观。不少论者认为,从现代性角度来阐释20世纪中国文论能够打破以往单纯的政治化思路,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来认识中国的现代文艺思想和理论流变。陈晓明在《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从现代性角度来关照中国文学与理论的意义在于,其一,它能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可以包容更长的时段,从前现代、现代,一直到后现代时期,都可以放到一个历史序列中加以考虑;其二,它给予更大的空间,由于现代性在理论上的中性化色彩,使得它可以涵盖更为广阔的、多维的理论立场与视角,有利于我们把握历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其三,现代性为理论的融会贯通和学科的综合互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总之,现代性在最大限度地拓宽文学研究边界的同时,导致文学研究成为文化研究。当然,也有相当的论者对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话语提出批评与质疑,但不管怎么说,随着问题的深入与理论的不断完善,关注现代性的普遍性与历史性、多元性价值的关系,现代性与民族性,特别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反现代性特征,现代性视野的复杂与异质性等等,都成为了重要的理论问题,总之,现代性视角已经成为今天我们讨论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文论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了。 二、全球化与当代文艺理论面临的挑战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化理论就已经传入中国,进入到21世纪,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与全球的互动不断加强,全球化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为一个现实境遇。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在世界化与民族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传统化与现代化、中国化与西化的种种冲突与矛盾中,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文论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围绕这些问题与挑战展开的理论思索与理论建构成为了近几年中国文艺理论的中心论题。 全球化对文学到底带来了什么?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1、全球化时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