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高考2016】(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常见文言虚词课件PPT
走向高考 · 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节 常见文言虚词;考 情 分 析;;
(2)文言虚词的考查题型,除在翻译中采用简答题型外,多采用客观选择题进行考查。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都引用教材中的文言文语句,与所选的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3)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加以理解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种类;种类;种类;
【小贴士】 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中,可以作代词的有“而、何、乃、其、若、焉、之”。代词的作用相当于名词,判断一个词是否代词,主要看它是否处于主语、宾语、定语(主语、宾语的修饰成分)的位置。
;2.副词简表;种类;
【小贴士】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的词。《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中,可以作副词的有“何、乃、其、且、以、则”。副词相当于修饰语,判断一个词是否副词,主要看它是否处于状语(谓语的修饰限制成分)的位置;有时副词如“初”(当初)、“会”(恰好),也处于句首,表示时间状态等。
;3.介词简表;
【小贴士】 介词是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与之组成介词结构,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词。《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中,可以作介词的有“乎、为、以、因、于、与”。判断一个词是否介词,主要看它后面是否有名词性词语。不过,介词后面的名词性词语,有时可以省略;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有时前置于介词之前。
;4.连词简表;表示关系;
【小贴士】 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词。《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中,可以作连词的有“而、其、且、若、以、因、则”。连词不受别的词语修饰,也不修饰别的词语。一个词是否连词,就是根据这一点进行判断。
;5.助词简表;
【小贴士】 助词是附着在词、词组、句子上,表示一定附着意义的词语。《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中,可以作助词的有“乎、其、所、为、焉、也、者、之”。判断一个词是否助词,主要看它是否附着在其他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只有少数用于词语前面,如“所”。;【解析】 A项,都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B项,助词,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助词,表示停顿,无实义。C项,代词,代截冠雄鸡/动词,到,往。D项,介词,相当于“于”/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答案】 A;考查角度(二) 文言虚词翻译
【例题2】 (2014·高考江西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口语。(原文见第一节)
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关键词:“奚为……耶”是表示反问的句式,翻译时应突出句式特征。“既”译作“已经”,“恶”译作“憎恶”“厌恶”,“所”为代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呼者”译作“呼叫它们的鸡”。
【答案】 (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使用率高,用法灵活,因此必须掌握推断文言虚词用法的一些技巧。
1. 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例如:
①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①中“以”是连词,是表明“不果行”的原因的,释为“因为”;而②中“以”与其后的“之”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兴”的状语,因此,作介词,释为“凭借”。;【答案】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或“却”。;【答案】 (1)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2) 动词,成为。(3)介词,给,替。;【答案】 (1)表修饰关系,连词。(2)“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答案】 (1)句首语气词,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2)“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答案】 (1)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答案】 (1)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2)介词,相当于“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