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植树造林;造林概说
造林整地
造林方法;第一节 造林概说;一、 人工林的种类;二、人工林产量构成;三、人工林产量构成的特点;(2)人工林培育的特点
造林材料(种子和苗木)是人为培育的,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适应性
个体分布均匀,群体结构合理,光能利用充分
极早郁闭,个体分化不明显,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突出
林木的生长始终受人为控制;四、人工造林基本技术措施;(1)雨雪可以直接降落到地面,增加水的来源
(2)植被蒸腾减少,减少消耗
(3)地面被覆盖,防止水分蒸发
(4)改变微地形,防止阳光直射
(5)汇集水流,使水分下渗;3 养分
(1)减少杂草、灌木对养分的消耗
(2)残体增加土壤有机质
(3)汇集养分
(4)小气候及土壤的物理性质,加速土壤分化过程,可溶解性盐类释放,生物残体分解加快,有机质含量增加
4 空气
;
(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容重 空隙度 通气性 土壤结构等发生变化有利于有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活动
(三)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
PH 缓冲性
(四)减少杂草、灌木危害及病虫害的侵扰
(五)加强水土保持、减免地表径流
(六)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 ;二、造林整地的方法;局部整地的几种方法;根据端面形式可以分为:;特点:拦截地表径流能力强,抗土壤侵蚀能力强
适用于:急、陡坡;水平阶 带宽1.0m 深度30-40cm;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
特点:改变了坡向;4.水平沟
适用于:陡坡
特点:抗侵蚀能力强;水平沟
带宽0.3-3m 深度>40cm;5.撩壕
适用于:土质较差,植被茂盛地区;6.高台整地
适用于:盐碱地及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适用:坡度大、坡面破碎的地区
特点:整地成本小;抗侵蚀能力差;2.鱼鳞坑整地
适用于:黄土地区坡面陡、地形支离破碎、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3.块状整地
深度:30cm
宽度0.5-0.6m或.8-1.0m或0.5-0.8m
;(四)造林整地技术规格的确定;1.端面形式 ;2.整地深度;3.宽度;4.长度;三、整地季节;(二)提前整地;第三节 造林方法;造林方法——是指造林施工的具体方法 ;一、 植苗造林;(二)苗木种类和规格:;②苗木质量;(三)苗木的??护和处理;方法;3.浸水处理4.吸水剂处理;地下部分
修根、蘸泥浆、浸水、吸水剂、激素蘸根、接种等 ;(四)造林季节;②确定合理的栽植顺序
(1)根据树种萌芽的先后顺序
物候早的先栽,晚的后栽
如落叶树>油松>栎类
(2)地形 先阳坡,后阴坡;先简单,后复杂
(3)树种 先针叶,后阔叶
(4)解冻的迟早 先远后近;2.夏季
适用:松、柏等针叶树
时间:7-9月梅雨期进行
关键:掌握墒情
3.秋季
时间:落叶—土壤结冻前 9月下旬-11月上旬
适合:降雨少的地区 当年根系可恢复一部分;(五)影响苗木成活的因素;(六)栽植技术;2.缝植
适用:土壤疏松地区 沙地 直根性强的树种
3.沟植
适用:四旁植树 平原绿化 农田防护林;二、播种造林;缺点:
1.对造林地立地条件要求严格
2.幼林期长,增加了幼林抚育的费用
3.容易遭受鸟、兽危害,用种量较大;应用条件:
1.立地条件好或较好
2.鸟兽、水土流失、风沙危害轻微地方
3.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
4.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萌发迅速,种子来源丰富的树种,特别是大粒种子;(二)人工播种造林技术;2 播种方法
(1)撒播
不整地 不覆土 裸露状态下成苗
①适用
中、小粒种子
②条件
人烟稀少 大面积荒山造林
③特点
成本低,种子浪费多;(2)条播
概念:
①应用:地势平坦的山区、半山区、平原 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方法
②适用:灌木及栎类树种
特点:
用种量大,造林成本大;(3)穴播
概念:
适用:各种粒径的种子
特点:灵活 省工 省种子;(4)块播
概念:
①适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及沙地造林
②要求:最小面积1m2
③特点:可形成植生组,具有群状配置的优点;3 播种量;4 播种技术;三、分殖造林;(二)埋条造林
甘蔗
(三)分根造林
泡桐 香椿 漆树 河北杨 刺槐
(四)地下茎造林
竹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节果蔬制品第五、六章赵元晖演示课件.ppt
- 第6节鸟和哺乳动物演示课件.pptx
- 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演示课件.ppt
-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演示课件.ppt
- 第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演示课件.ppt
- 第6课秦汉设计铜陶演示课件.ppt
- 第6章 蛋白质饲料8演示课件.ppt
- 第6章 食用菌的基因工程演示课件.ppt
- 第6章 脂肪与动物营养2演示课件.ppt
- 第6章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演示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