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 手工编程;分析:
(1)零件图 如图所示,要求钻8个Φ10mm的通孔。
(2)刀具选择 Φ10mm的钻头。
(3)安全面高度 2mm(钻孔加工中,安全面也称为参考面)。
(4)钻孔加工方式 采用G81钻孔循环加工指令。 ; O0005 /*0005号程序
N05 G54 G90 G00 X0 Y0 /*建立工件坐标系,并快速运动
到程序原点上方
N10 Z30. /*快速运动到程序原点上方30mm处
N20 S200 M03 M08 /*启动主轴,开冷却液
N30 G00 Z2.0 /*快速运动到安全高度
N40 G81 X30. Y30. Z-35. R2. F20.
/*在1#位钻孔,进给速度为20mm/min
Z-35.0表示钻头伸出底面5mm,
R2表示钻孔完成后抬刀到2mm处的
参考面。; N50 G91 X40. /*钻2#孔,增量坐标编程
N60 X40. /*钻3#孔
N70 X40. /*钻4#孔
N80 G90 X50.Y70. /*钻5#孔,绝对坐标编程
N90 G91 X40. /*钻6#孔,增量坐标编程
N100 X40. /*钻7#孔
N110 X40. /*钻8#孔
N120 G00 Z30. /*快速抬刀至安全面高度
N130 M30 /*程序结束并返回 ;*;*;二、数控车削手工编程;*;*;2、车削加工程序举例——带螺纹的轴类零件 ;分析
A、工艺路线
⑴先倒角→切削螺纹的实际外圆47.8mm
→切削锥度部分→车削Φ62mm外圆→
倒角→车削Φ80mm外圆→切削圆弧部分
→车削Φ80mm外圆。
⑵切槽。
⑶车螺纹。;B、选择刀具及画出刀具布置图
根据加工要求,选用三把刀具。Ⅰ号刀车外圆,Ⅱ号刀切槽,Ⅲ号刀车螺纹。刀具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刀仪对刀,螺纹刀尖相对与Ⅰ号刀尖在Z向位置15mm。
编程之前,应正确的选择换刀点,以便在换刀过程中,刀具与工件、机床和夹具不会碰撞。
C、确定切削用量
车外圆,主轴转速为S630,进给速度为F150。切槽时,主轴转速为S315,进给速度为F10。切削螺纹时,主轴转速为S200,进给速度为F150。;刀具布置图;O0004 /*程序号
N10 G92 X200. Z350. /*建立工件坐标系
N20 G00 X41.8 Z292. S630 M03 T1 M08
/*刀具快速接近工件,启动主轴,开冷却液
N30 G01 X47.8 Z289. F150. /*倒角
N40 U0 W-59 /*车Φ47.8mm外圆,增量坐标编程
N50 X50. /*退刀,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混合编程
N60 X62.W-60. /*车锥度,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混合编程;N70 U0 Z155
/*车Φ62 mm外圆, 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混合编程
N80 X78.W0 /*退刀,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混合编程
N90 X80.W-1. /*倒角, 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混合编程
N100 U0 W-19.
/*车Φ80 mm外圆, 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混合编程
N110 G02 U0 W-60.I163.25 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讲问卷设计方案说明.ppt
- 第八讲现代汉语规范化音韵学知识演示课件.ppt
- 第八讲心血管发生演示课件.ppt
- 第八节生态之本讲述近代世界生态变化演示课件.ppt
- 第八节牙鲆养殖演示课件.ppt
- 第八课车间布置设计方案说明.ppt
- 第八课优秀班组长训练营目视管理介绍说明.ppt
- 第八章 植树造林演示课件.ppt
- 第八章 2年生花卉演示课件.ppt
- 第八章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演示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