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秋末深翻土地,可将成虫、幼虫翻到地表,使其冻死、风干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等,消灭部分越冬的幼虫和成虫;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塑料薄膜覆盖、堆闷,高温杀死肥料中的害虫。 2.人工捕杀 在施肥前筛捡有机肥中的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和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捉,震落捕杀,或用黑光灯诱杀。 3.药剂防治 (1)毒土 用90%晶体敌百虫每hm2100-150g,或用50%辛硫磷乳油倍100g,对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15-20kg,在播种或定植时施用,均匀撒施在播种沟或定植穴内,上覆土后播种或定植,每hm2施毒土15-20kg。 (2)灌根 在幼虫发生严重,为害重的地块每h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晶体敌百虫,或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200-1500ml灌根,每株灌药液150-200g,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 * 第十二章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指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位或近地面根茎部位的一类害虫,也称土壤害虫。地下害虫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害虫,其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危害重。主要种类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蟋蟀等。 第一节?????蝼蛄类 蝼蛄俗称拉拉蛄、地拉蛄等。我国记载的有6种。 主要有: 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 (一)分布与危害 东方蝼蛄分布遍及全国,以南方各省危害较重;华北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北纬32°以北的地区。是蔬菜、果树、花卉和草坪等植物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蝼蛄食性杂,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多种植物种子、幼根、幼苗、茎、块根、块茎,被害处呈乱麻状。此外,蝼蛄在表土层活动时,造成纵横隧道,拱倒幼苗,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萎,造成缺苗断垄。 图12-1-1东方蝼蛄图 12-1-2华北蝼蛄图 1. 成虫 2. 卵 3. 若虫 (二)发生规律 东方蝼蛄在华北以南地区1年发生1代,在东北则需2年完成1代。在北京地区,以成虫及有翅芽若虫越冬。 越冬成虫、若虫于来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份是危害盛期。5月中、下旬在土中产卵。5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若虫孵化期,6月中旬孵化最盛。孵化3天后若虫能跳动,并逐渐分散为害。昼伏夜出,以21-23时为取食高峰。秋季天气变冷后即以成虫及老龄若虫潜至40-60cm土壤深处越冬。若虫共6龄。 华北蝼蛄约3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的各龄若虫在土中60-120cm越冬,有时深达150cm。 来年3-4间,开始上升危害。越冬成虫于6-7月间交配。卵期20-25天。初孵若虫最初较集中,以后分散活动,至秋季达8-9龄时即入土越冬,第二年春季,越冬若虫上升危害,到秋季达12-13龄时,又入土越冬,第三年春再上升危害,到8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入秋即以成虫越冬。 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但华北蝼蛄形体大,飞翔力差,因此在灯下的诱杀率不如东方蝼蛄高;嗜食有香、甜味的腐烂有机质,喜马粪及湿润土壤,故有“蝼蛄跑湿不跑干”之说。土壤质地与虫口密度也有一定关系。在盐碱地虫口密度大,壤土次之,粘土最少。 第二节 地老虎类 地老虎又名切根虫、夜盗虫、黑土蚕,属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叶蛾亚科,已知种类在国内约有170余种. 主要有下列几种: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 Schiffermuller); 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tler), 其中以前两种为害较重。 小地老虎 (一)分布与危害 小地老虎属于广布性种类,国内各省(区)均有分布,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各省发生最多。 食性很杂,危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百合科蔬菜、果树、花卉、苗木等100多种园艺植物。小地老虎以幼虫咬食未出土幼苗或从地面截断植株,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毁种重播。 地老虎危害状 图12-2-1 小地老虎 (仿西北农大图) 1.成虫 2.成虫休止状 3.产于叶片上的卵 4.卵 5-7 幼虫及其第4腹节背面、臀板 8. 土茧 9. 蛹 10 幼虫为害状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一般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从地理区域来看,长城以北,一般1年2-3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1年3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1年4代;长江以南1年4-5代;南亚热带地区,1年6-7代。 无论1年发生代数多少,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 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南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温暖,冬季无休眠现象,各虫态都能正常活动。 成虫羽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