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晚边看边骂现象之分析.ppt
姓名:许京芝 学号:201007121 专业:文管二班 一个奇怪的现象:边骂边看 自1983年算起至今,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21年了,期待“春晚”、收看“春晚”、谈论“春晚”,在这20多年里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按央视自己的说法是“看晚会”已经与“放鞭炮”、“包饺子”并列成为了中国人过年的三大民俗。80年代中后期是春节晚会的鼎盛时期,不仅国内盛况空前,而且春节晚会也成了海外华人的精神大餐,一时“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成了春节的代名词;90年代以来,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力明显下降,而且社会上骂声不断,但同时人们“年年骂来年年看”而且是“边骂边看”,而晚会也是“年年挨骂年年办”。 ?虽然观众对春晚的指责颇多,但是春晚远远超出其它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可以说,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综艺晚会已经成为中国电视、甚至视当代中国文化不能回避的话题。 超八成电视观众对央视春晚表示满意 春晚被观众骂的原因 春晚历经数10年的发展,一方面众口难调,另一方面央视春晚力图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群体,结果只能是愈发中规中矩,缺少特色。 晚会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与美学精神,与人们对晚会永无休止的更高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历届晚会之后受到不乏苛刻的种种批评,也使得晚会越来越难办。 正是央视春晚自身的不给力,迫使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得不做出非常艰难的决定。也正是对观众资源的长久垂涎,地方卫视始终无法按捺住摒弃传统的冲动。至少从收视率和广告收益的经济角度看,这样的选择极具可行性。 一年年,一届届,转眼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春晚虽然有所改变,但整体上还保持着老模样:老形式多于新形式,老明星多于新明星,有的观众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有人不看,有人忍不住不看,看后却又开骂,这都在情理之中。譬如红透春晚二十年的赵本山,偏偏有人不想再在春晚上见到他;09年春晚上一鸣惊人的小沈阳,偏偏有人说他俗;就连民歌天后彭丽媛,网上也有人说她的歌失去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般的感染力。 如今在文化娱乐方面除了电视,更有网络。网络不像电视,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可以双向、多向交流。所以有网络春晚、山寨春晚、自办春晚等新生事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满足观众(网民)的文化需求。换一句话说,网络分流了一部分央视春晚的观众,有人不看央视春晚也很正常。 有人不看春晚,那说明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有人看后开骂,那说明他的欣赏水平高于春晚创作水平的发展;有人讨厌某些明星,那说明他不畏明星名气、敢于表达自己的好恶;观众关注春晚而又骂春晚,其实就是希望春晚更好看,或者说是希望除夕之夜的精神年夜饭更有味儿。 对2010年春晚的反应 春晚为什么统治我们那么深 春节联欢晚会如果服从严酷的市场,它会逐渐消失,或者转换为完全不同的形式。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特殊情况,在这里家庭通过电视被连接到了国家中心,古老的家天下的儒家思想突然变得从未有过的真实。因此,西方发明的电视在以家庭为中心的中国社会被发掘出了特殊的功能:一方面强化了传统的家庭中心主义,另一方面把家庭聚集成“想象的共同体”的国家。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种电视形式进入中国人的家庭,与其说是对传统家庭观念的认同,不如说正是因为传统家族仪式所连接的天、地、神、人的观念及其实质在现代社会中的衰落,所留下的结构性空缺被电视予以填补,这才使得晚会成功镶嵌到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中,而这个时间过去是属于神和祖先的。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春晚之后媒体骂声不绝,但收视率却依然坚挺的原因。 观众的批评对晚会的影响和改变确实存在,但却是在一个被主宰的结构性框架的内部。而媒体的市场化发展对电视文本的塑造,对于解读今天中国的电视尤其重要。这里应由多重角度来透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既有国家意识形态对传统民俗仪式和民间戏剧、曲艺形式的挪用,也有社会内部的危机与冲突在国家意识形态谱系中敏感而复杂的表现,更有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以及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晚会强有力的塑造。 同时,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北京时间”所营造出的“天涯共此时”氛围,也是一种民俗意义向国家意义的转换。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把北京时间作为祖国的心跳和脉搏,由主持人宣告了3次。“北京时间”已经是春节联欢晚会的结构性要素。但是有意味的是,它也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广告投放时段。中国没有不同的时区概念,因此“北京时间”实质上体现了国家的领土主权意识,是以时间概念体现的空间。 春晚带给观众美得视觉享受 我认为这些原因都是表象的,真正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倾国家之力而为之。我们这个国家,只要是倾国家之力而为之的,结果都是可以产生世界记录的。无论是奥运,还是春晚。一来我们人口众多,二来我们的党的动员力举世无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