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研究进展.docVIP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研究进展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丛枝菌根真菌能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分析了土壤盐渍化对丛枝菌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从营养吸收、光合作用、根系、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脯氨酸等5个方面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土壤盐渍化;植物耐盐性机理   中图分类号:S1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01-0009-03      Research Progress on Salt-Tolerant Mechanisms of Plants Enhanced by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YE Xian-feng1,WU Qiang-sheng1,2,SUN Run-sheng1,ZHAO Lun-jie1         Abstract: Soil salinization was a factor affecting normal growth of plant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could improve the salt tolerance of plants. The effects of soil salinizatio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was analyzed,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that arbuscular mycorrhizas enhance the salt tolerance of plants from aspects of nutrient uptake,photosynthesis, antioxidative defence system, root and proline were elaborated.   Key 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soil salinization; salt-tolerant mechanism      近年来,土壤盐渍化现象已越来越严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为严重,世界陆地面积的7%已经被盐渍化;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提高植物在盐碱土壤中的正常生长显得尤为重要。丛枝菌根是广泛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丛枝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建立的共生体[1]。菌根共生体的形成可以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氮、磷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宿主植物在胁迫生境中的存活力;同时,AMF从宿主植物体内获取光合产物维持其生命活动的需要。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应用AMF能够促进盐生植物的生长和提高耐盐性[2]。AMF的有益效应已经促使其成为生物改良盐渍土壤的一条途径,从而受到广泛关注。   1土壤盐渍化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在自然盐碱土壤中存在大量的AMF,土壤盐渍化影响了AMF的孢子数量。在盐碱土壤中,高浓度的盐分具有普遍的杀菌能力,能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失水导致生理功能失调,细胞内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影响菌株的正常生长,一般的菌株不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正常生长。Wu等[3]观察到,来自非盐碱土壤的Glomus mosseae对红橘实生苗的侵染显著受到抑制,而来自盐碱土壤的Paraglomus occultum菌种不受到显著抑制,说明盐碱土壤对AMF的影响受菌株来源的影响。有人提出相反观点,认为土壤盐碱不仅没有显著降低AMF的孢子数量,反而提高了孢子数量[4],原因可能是在更低的菌根侵染率下,AMF能够生产更多的孢子,从而刺激孢子的形成。   盐渍化还能影响AMF的侵染率和菌丝的生长,NaCl的存在能减少AMF对植物根系的侵染,这可能是因为土壤盐分中NaCl对AMF的直接影响,从而抑制AMF的形成,影响AMF对宿主根系的侵染以及菌丝在宿主根系的生长[3,5]。这种抑制效应主要出现在共生的初始阶段而不是在共生后期[6]。另外,菌根共生体的形成依赖根系释放的生物化学信号分子和周围的理化环境。   2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碱的机理   由于盐渍化植物能够与AMF建立丛枝菌根共生体,在个体水平上可提高宿主植物对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耐盐能力。   2.1改善营养吸收   尽管土壤盐碱降低了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特别是P的吸收,但是在盐胁迫下AMF对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具有促进的作用[2]。由于丛枝菌根的根外菌丝能够扩大根系的接触体积,从而增强了对P的吸收。据估计,根外菌丝能够传递大约80%的植物需求的P[7]。因此,AMF对盐胁迫的植物P吸收的促进可影响维持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