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是可以美丽的
教育,是可以美丽的
【摘 要】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校园文化以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形式,弥散着“自由”与“自主”。天一中学的“丰富课程”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个渴望学习、积极学习、自主学习的美景已经形成;学校把“土地”还给孩子,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方式转变的一种实践。在学校课程设计中,学校不仅提供了国家课程学习的各种服务,还开辟了众多的“自由土地”。
【关键词】项目研究;“丰富课程”;“自由土地”;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18-0037-03
【作者简介】沈茂德,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校园,应该呈现学校的样子
在20多年的校长实践中,有一个梦想始终萦绕在我心中,那就是?校园呈现出学校的样子。我期望校园成为一本五彩缤纷的书,校园文化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弥散着“自由”与“自主”的气息,从而使校园生活充满着童真和童趣。
2003年,人民政府投巨资建设占地450亩的新校区。经天一中学教代会认真讨论,形成了新校区建设的长期目标: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数字校园、温馨家园。十多年来,我们恒久坚持,以课程思想精心雕琢,一个凸显“四园理念”的现代学校已经形成。天一中学被央视誉为“一个读书的好地方”,被媒体评为“无锡最美丽的校园”。
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有的学校虽然也拥有美丽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物质设施,但孩子们对学校生活却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原因之一是有些学校校园环境太“硬”了:一是环境太“硬”,有大楼、大广场,但缺少绿地、湿地、林地;二是文化太“硬”,浮躁充斥在校园,触目皆是空洞的概念、花哨的展示、炫目的口号,唯独少了那份教育应有的宁静。
在我看来,孩子们生活的世界应是充满童趣的,校园中不仅要有大楼、大广场,还要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有水禽出没的湿地,草坪上应有奔走的松鼠、嬉戏的山羊……孩子们在生活中可以聆听自然的声音,欣赏四季的色彩,亲近可爱的小生命,由此,生成感性和心灵深处的善性。
十多年来,我们千方百计柔化着天一的校园,力图让校园中多一些色彩、多一些童趣。“天一”校名源自“天一生水”。我们挖湖蓄水,30多亩的映天湖像一条彩带蜿蜒于校园之中,湖上架桥三座,湖中养殖锦鲤、草鱼、鲫鱼等鱼类,湖畔放养天鹅、野鸭等水禽。闲暇时光,师生漫步湖边,倚桥赏着“映天”美景,俯身观鱼禽嬉戏,悠哉游哉,趣味盎然!
天一有450亩地的校园,我们又有了建设“江南植物园”的梦想。于是,我们和无锡多所公园以及南京农业大学、中山植物园、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始了建设“植物园”的行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天一校园早已郁郁葱葱,300多种树木竞相生长,柑橘、枇杷、梨、石榴、枣、杨梅等果林硕果累累,牡丹、玫瑰、山茶、月季、菊花等花卉园争奇斗艳,林地下的板蓝、三七等近百种中草药渐成规模。
“柔化”的校园让天一的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一份校园的亲密和丰富,孩子们每天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中。学生社团又创立了春天樱花节、夏季收获节、秋天菊花节等三大校园主题活动。学校践行“校园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课程理念,创设美丽、灵动、丰富的浸润环境。2015年,学校成为省生态校园课程基地。
校园应该是一个书香校园。我们努力打造“天一书院”。2016年暑期,政府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书院的物化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建设N个开放式图书馆,让书籍遍布于每一栋教学楼的大厅、走道,用书香浸染每一位师生的心灵。每逢课余周末,师生或倚架而立,或阶边小坐,或正襟端坐,展卷而读,徜徉书海,怡然自得。
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让校园回归本真:学校应该成为一本立体的书,在常态的浸润中,让孩子们自然、自由、自主地幸福成长。
二、课程,应该是一片丰富的森林
当我们深入学生中间,就会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竟如此之大;当我们把视野拓展向全世界,又会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对教育公平的本质认识,其实就是中国教育文化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
关于传统教育的最大问题,专家们会有各种回答。但一线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刀切、齐步走、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说,传统的课程体系在丰富性上严重不足,因而学生的学习缺失了选择性;传统的课程实施在学生的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等方面也同样严重不足……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在国家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时,作为国家实验区的学术性高中,我们在研讨学校课程方案时,首先确定了这样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经营人性的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学;开发多元课程,开展多元活动,让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舞台;超越学科中心,推进跨学科学习;精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让每个孩子有成功的喜悦;倡导广泛阅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