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业文献]材料四-通门镇向阳湖、小流坑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和开发建议.doc

[专业文献]材料四-通门镇向阳湖、小流坑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和开发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文献]材料四-通门镇向阳湖、小流坑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和开发建议

通门镇向阳湖、小流坑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和开发建议 通门镇向阳湖、小流坑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郁南县通门镇辖区内。向阳湖(即向阳水库),是我市最大的水库,面积7500多亩,集雨面积190平方公里,储水量9750万立方米。小流坑是市级自然保护区,在库区半岛与湖中心岛侧边的山沟两侧,原始植被保护非常完好,原始生态景色怡人。为进一步挖掘山区的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向阳湖水资源和开发保护好小流坑宝贵的天然财富,近段时间以来,镇委镇府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实地考察,有意把向阳湖和小流坑自然保护区建设成集娱乐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生态旅游是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合理的制订旅游规划,开发山区的生态旅游,很有必要,现结合实地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形成此调查报告,并根据现状提一些开发建议,请给予指正和帮助。 一 资源情况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向阳湖、小流坑旅游资源区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地处两广(广东、广西)四县、市(郁南县、罗定市、广西岑溪市、广西苍梧县),七镇(郁南的千官、大方、建城、桂圩、罗定的附城、广西岑溪的筋竹、广西苍梧的广平等七镇)交界,西北距郁南县都城30公里,距罗定罗城62公里,距广西岑溪筋竹镇72公里,距在建广梧高速建城出口约15公里,出口后有县道474线直达景区。 2、地质地貌 景区成土母岩以花岗岩和砂岩为主,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地;最高山峰455米,山地坡度一般在30-40度,最陟的达60-70度。整个区西高东低,所有河流、溪流向东汇流入向阳水库。土壤为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和峡谷等地。土壤剖面发育完整,多呈淡棕红色。成土母质风化程度高,土质深厚,一般在1-2米之间,土壤多呈酸性反应。在复杂多变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外力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复杂的地貌景观,有观光游憩湖区,山丘谷地,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等。` 3、水文气候 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3℃,平均最高气温31.9℃,平均最低气温7℃。向阳水库最大蓄水量为975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7500多亩,集雨面积190平方公里,是云浮地区第一大水库。由于山多林密,加上有湖光山色调节小气候,因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气温比外面略低3-5度。 4、动植物资源 全景区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混交林为主,有植物720多种,常见植物66科187种;有陆栖脊椎动物310多种,隶属71科、26目;昆纲有510多种,隶属158科、15目。 (二)历史沿革 通门镇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革命根据地,著名的南武指挥部遗址就是位于现通门镇圩镇。当年抗战时在小流坑半山腰上挖的战壕还历历在目。据历史书记载,该区同时也曾是瑶族居住地。因此在景区内也有多处历史文化足迹。 二 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一)自然风景资源 1、风景地貌资源 全区可分为两大个部分: (1)东部向阳湖区 向阳水库又名向阳湖,建于1974年,最大蓄水量为9750万立方米,全长约22公里,集雨面积190多平方公里,是由通门河、顺塘河、荷木河等多条小河汇流而成,湖内弯弯曲曲,既有象饮马的半岛,又有小巧玲珑的孤岛,呈典型的内陆湖泊景观。湖面烟波浩渺,空气清新,既似垂柳的婀娜,又似青蛇的悠美,青山、蓝天、白天相倒映,一幅墨法精微的山水画尽显眼前。湖岸线峡谷港湾繁多,地形神秘莫测。湖中有面积约为1亩多的椭圆形小岛,又形如地图上的台湾岛,故有“小台湾岛”之称。湖内鱼种丰富,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鳊鱼、鲶鱼、福寿鱼、本地生鱼、塘虱、凌鱼等多种天然淡水鱼,鱼肉肥厚,味道鲜甜,营养价值极高。 (2)西部山林区(小流坑市级自然保护区) 西部山林区为市级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被列入县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被省政府列入广东自然保护区体系发展规划,2006年被列入市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66.7公顷,其中核心区514公顷,主要范围为表田坑、小河坑、夹焦尾、陂麻坑、缓冲区152.7公顷,主要范围为旧篷坑、牛角坑,森林覆盖率95%以上,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地,最高山峰海拔455米。区内植物720多种,其中有桫椤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樟树、格木、金毛狗、罗桫椤、山荔枝、喜树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甜笋、蕉、木耳、食用菌等天然野生食物。动物有31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动物50多种,有云豹、蟒蛇、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小灵猫、白鹇、褐翅鸦鹃、雀鹰、松雀鹰、三线闭壳龟、虎蚊蛙、阳彩臂金龟等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夜鹭、刺胸蛙、豹猫、沼蛙等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以及乌龟、金环蛇、银环蛇等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种类。区内河流、小溪向东汇入向阳湖,最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