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受学2.3PPT
第四章变异研究 第二节 接受学 鲁迅曾举《红楼梦》为例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第四节 接受学 一、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 二、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 三、接受学的研究内容 四、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研 究的突破与创新 一、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 定义:比较文学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及其原因。 学科渊源: 接受学的学科渊源 二战后,读者在文本构建中的作用得到重视。随着接受理论和 “读者反应批评”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比较文学学者意识到了接受研究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之中,形成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范式——接受研究。 比较文学接受学诞生的标志是1979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以“文学的传播和接受”为题展开讨论,正式将接受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范式纳入到比较文学研究体系之中。 1、接受理论简介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五位年轻的文艺理论家和教授提出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因素与规律的理论,人称“康斯坦茨学派”。他们倡导的侧重研究读者接受过程的理论,被称为“接受理论”。 其理论观点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1)提出读者中心论 与文本中心相对,没有独立、绝对的文本; 而直接将批评焦点集中到读者身上,认为读者具有能动性,其阅读活动具有创造性; 读者是作品所要面对的惟一的、最后的对象,也是文学作品是否能流行传世的决定性力量。 如,乐谱、棋局等。 2)读者先在的“期待视野” 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已经具有了由其历史文化传统、出生、学养、个性、兴趣等构成的独特意向,这种意向构成其“期待视野”; 它决定着读者对作品的选择、阅读的重点与期待、对作品的态度与评价等; 而作家进行创作时就已开始了文学接受的过程:创作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考虑读者能否理解和接受,即读者固有的“期待视野”的问题; 作家在接收到读者的褒贬评价之后,往往会有意识地修正自己作品的结构与内容。 3) “空白”和“未定性”构成“召唤结构” 作品在未经阅读时,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和“未定性”,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想象去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和阐发; 这些“空白”和“未定性”构成作品一个开放的“召唤结构”,即一种不具有既定所指的虚构;阅读的任务就是发掘文本的潜在结构,使这种开放的“召唤结构”得以充实完备; 这种“召唤结构” 中已经潜藏着“暗含的读者”,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暗含的读者”具体显现的过程,也就是读者与作家共同创作的过程;于是就产生了作品被阐释的多种可能性; 作品文本的接受是一种理解与阐释活动。 4)文学效果由作品内涵与读者接受意识相结合的程度决定 “效果”视所谓“视域融合”的程度而定; 首先,读者运用以往的经验来理解和阐释作品; 其次,读者运用想象力将作品内涵与自己的期待进行对比,作出判断; 最后,读者从阅读中获得道德的、美学的认知,并将其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中,从而,实现文学的效果。 5)文学接受分为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两种 前者指从历史延续的纵向角度入手,历时性地考察读者接受作品的情况; 后者指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横向接受作品的情况; 不同时代的读者因其“期待视野”随时代的改变以及作品本身的“召唤结构”逐渐被读者发掘而表现出诸多不同的接受情况; 同一时代的读者因各自传统、文化、个性、学养等差异而导致了接受的变异。 6)文学史是读者接受史 文学作品的涵义、价值和作家的历史地位要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制而成; 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否实现,文学作品的最终价值如何,要依靠读者的接受意识; 文学的历史实际上应该是文学的接受史和作用史,而不是文学的创作史和表现史。 2、接受学与接受理论 1)联系: 接轨处:不同国家、民族的读者由于主、客观条件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接受也因此产生差异; 契合点:接受理论对读者在作品实现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肯定,对读者接受规律的研究,正好契合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的放送路线中对接受者的关注; 比较文学接受学以接受理论为基础,二者都注重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都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建构起来的。 2)二者的区别: 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意识与规律;而接受学也注重读者,而目的是关注其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及其原因、文化意义; 接受理论将读者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而接受学则首先强调读者的跨国家、跨民族、跨文明/文化的要求,是在跨越性前提下进行的研究。 3、接受学与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慢性肾衰竭-中西医诊疗PPT.ppt
- 慢性肾脏病人胰岛素使用PPT.ppt
- 慢性肾脏病诊治思路PPT.ppt
- 戏剧常识介绍PPT.ppt
-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及护理新PPT.ppt
- 慧眼识漫画PPT.ppt
- 戏曲艺术欣赏PPT.ppt
- 戏剧 课件PPT.ppt
- 戏剧鉴赏PPTPPT.ppt
- 成为英语教师的职业规划PPT.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最近下载
- 毕业设计(论文)-徐州某小区1#住宅楼工程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docx
- 南山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pdf VIP
- 2022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全国《职业教育》专业知识(重点)考试题库(300题).docx
- 青春期男女生交往.pptx
-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参.docx VIP
- 物理专业英语词汇.pdf
- 简易装修合同电子版3篇 .pdf VIP
- 瓦楞纸箱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df
- GB∕T 35379-2017 木门分类和通用技术要求(高清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