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学伦理与史学主题关系析论
第 18 卷 第 3 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 18, No. 3
2016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6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6.03.006
儒学伦理与史学主题关系析论
谢 贵 安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儒学伦理与史学主题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儒学伦理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对传统史学主题起着主导作
用。传统史学的叙述者或史书修纂者,在叙事时皆无法摆脱当时主流思想——儒家伦理的影响。无论是尊君、
尽孝、旌节、彰义的史学主题,还是编年、纲目、纪传、实录等史书体裁,都深受儒学伦理忠、孝、节、义等
观念的辐射和牵引。儒学伦理的变化促进了传统史学发展的阶段和脉络。史学主题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皆可从儒
学伦理及其发展中寻获。然而,以窥探宫闱秘事为己任的野史就对尊君观念形成挑战,说明史学在某些方面也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关键词:儒学;伦理;史学;主题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6)03-0026-08
儒学与史学的关系,在学术分类上表现为经部与史部的关系,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主导思想与辅助思
想的关系,在功能和作用上表现为辐射与扩散的关系。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对传统社会的各种学术和
观念都起统治和主导的作用,对史学的影响也不例外。因此,儒学伦理常常成为史学主题,甚至影响史学
体裁的变化。当然,非主流史学(野史) 的主题,并不总受儒学理论的影响,有时甚至出现与儒学观念相反的
倾向。目前或对儒学伦理有密集的研究[1-3],或对史学主题有较多的关注[4-6],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讨论。
一、儒学对史学施加的基本伦理
儒学是孔子以宗周的礼乐和宗法制度为基础发展完善而成的学说和思想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仁义礼
乐思想、尊君重民观念和纲常伦理意识。其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产生
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伦理加以讨论。
1. 正统观念和忠君意识
忠是对君主及其朝廷的尽忠,然而当历史发生歧异时,会出现不同的政权,因此必须选择一个政权
来效忠,于是忠的观念又引出正统观念。儒家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生逢春秋乱
世,他深知维护拥有正统地位的统治者权威的重要性,奋起维护周王室的正宗地位,当周王室失去合法
性后,他起而维护诸侯的权威,以此维系国家稳定,消弥社会动荡。孔子认为周天子拥有正统地位,因此
必须加以维护,指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7]2521 在回
答问政的齐景公时,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7]2503-2504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8]125 。在此基础上,儒家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的
三纲观念。董仲舒把三纲论证为天定的原理,指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
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独起,其终也,不得分
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王道之三
[9] 《基义》 [10]
纲,可求于天。” 《白虎通》直接解释道:“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唐代
孔颖达征引《礼纬·含文嘉》的原文,正式道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提法[7]1540 ,从此完
整地形成了三纲之说。宋代理学形成后,把“三纲”进一步神圣化,认为是永恒不变的天理,朱熹声称
收稿日期:2016-01-04
作者简介:谢贵安(1962-),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国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 3 期 谢贵安 儒学伦理与史学主题关系析论 27
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就业为导向的区域(东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一项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pdf
- 以实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改革探讨.pdf
-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法律类人才就业问题探析.pdf
- 从教学维度分析及探讨网络课程 优先出版.pdf
- 从历时视角看译者角色和位置的变迁 优先出版.pdf
- 从译学的伦理关注理论看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过度本土化 优先出版.pdf
- 从印度职业教育看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pdf
- 从硬能力到软能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政治学思考——基于政策过程的视角.pdf
-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解说牌示的英译——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优先出版.pdf
- 从中英文化间距谈译者思辨能力的培养 优先出版.pdf
- 2026人教A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pdf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能力提升卷 (含解析).pdf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小升初数学模拟卷三(含解析).pdf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次函数(原卷版).pdf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解析版).pdf
- 2026届高考历史复习:常考必背重点知识考点提纲.pdf
- 外研版(三起)五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4 知识点归纳总结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pdf
- 2016-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七大考点,88题)解析版.pdf
-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pdf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亿以内数的认识》.pdf VIP
-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详细答案(1).doc VIP
- 表1消防技术服务基础设备配备要求.doc VIP
- 探索“在线问诊”服务 - 春雨医生产品分析报告.docx VIP
- 私域培训2_私域顶层设计.pptx VIP
- 人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 unit1 C 课件.pptx VIP
- 2024届广东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专题05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上海专用).docx VIP
- 04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pdf VIP
-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