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能技术(上)第一章第一——第七节,第二章第一——第四节PPT
第七节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理解要点) 根据温度不同 余热分类 高温余热 :高于650℃ 中温余热 :介于650~200℃ 低温余热 :温度低于200℃的烟气和低于100℃液体 三、理解要点 第七节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掌握重点) 四、掌握重点 (一)高温余热的利用(主要途径3种) 高温烟气---余热锅炉---蒸汽(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高温烟气---加装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进料). 大块的高温固体---使用载体(气体或液体)---余热回收。 第七节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掌握重点) (二)中温余热的利用 主要包括利用排污膨胀器回收余热或引入换热器加热给水。 (三)低温余热的利用 采用间接蒸汽加热设备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回收到锅炉再利用。 对于其他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首先应该考虑通过合理地安排生产工艺流程,在流程内最大程度的利用余热。 可以利用热管和热泵技术对30~60℃的低温余热资源提高其品位后再加以利用。 第七节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掌握重点) (四)几种常用的余热利用设备 1.换热器 2.余热锅炉 3.热管 4.热泵 第七节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典型例题) 1.利用( p59 )回收高温烟气的余热用来生产蒸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A.烘干器 B.余热锅炉 C.热泵 D.热管 2.高温余热利用的途径主要有( p59 )。 A.余热发电 B.助燃空气预热 C.进料预热 D.热泵 第二章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第二节 地热能利用技术 第三节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第四节 其他清洁能源利用技术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一、知识结构 二、了解内容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的概念(p115)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 太阳能利用的七个阶段(p116) 太阳能利用中的有关概念与计算 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方向(p125) 概述 太阳能介绍、利用简史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方式 太阳能利用中的概念与计算 发展方向 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原理、方式 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原理 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利用发展方向 太阳能集热器介绍、分类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 三、理解要点 太阳能发电原理(p120) 1.光—电直接转换方式 2.光—热—电转换方式 第一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掌握重点) 四、掌握重点 (一) 目前太阳能常用利用技术分类 1、太阳能集热器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4、太阳能制冷与空调 第三节 保温保冷技术 (三)典型保温材料及性能 典型保温材料主要有:硅酸铝质耐火纤维,岩棉,离心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轻质镁铝辐射绝热材料。 真空保温材料和纳米孔硅保温材料是正在研究的新型保温材料。 第四节 蓄冷蓄热技术 一、知识结构 蓄冷蓄热原理 蓄冷蓄热模式 蓄热系统技术应用 蓄冷系统技术应用 蓄冷蓄热 技术及应用 概述 蓄冷蓄热 原理及模式 蓄 冷 蓄 热 技 术 蓄冷蓄热技术 发展历程 第四节 蓄冷蓄热技术(了解内容) 蓄冷蓄热技术概述、目的和发展历程,电蓄热锅炉的应用 第四节 蓄冷蓄热技术(理解要点) 三、理解要点 (一)蓄冷蓄热系统的基本原理 (显热、潜热) 主要采用水蓄冷、冰蓄冷、蒸汽蓄热等方式。 (二)水蓄冷属于显热蓄冷 应用最广泛的水蓄冷是自然分层蓄冷。 (三)冰蓄冷则属于潜热蓄冷 冰蓄冷系统当前主要分为静态冰蓄冷和动态冰蓄冷两种方式。 (四)蒸汽蓄热器 是安装于锅炉与用汽设备之间的节能设备。 第四节 蓄冷蓄热技术(掌握重点) 四、掌握重点 (一)蓄冷蓄热方式 (二)水蓄冷按照蓄冷罐的形式 自然分层水蓄冷 迷宫式水蓄冷 多槽/空槽式水蓄冷 隔膜式水蓄冷。 第四节 蓄冷蓄热技术(掌握重点) (三)冰蓄冷方式 静态冰蓄冷:主要分为密封件式和冰盘管式。 动态冰蓄冷:根据制取冰晶的不同方式分为 刮削式 过冷式 真空冷冻式 第四节 蓄冷蓄热技术(掌握重点) (四)蒸汽蓄热器: 1、用途 2、原理 3.适用范围 : 用汽负荷波动较大的供热系统; 瞬时耗气量极大的供热系统; 汽源间断供汽的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 需要蓄存蒸汽供随时需要的场合。 第五节 燃烧节能技术(知识结构) 概述 蓄热式燃烧 燃烧节能技术 主要燃烧技术 其他燃烧技术 脉冲燃烧技术 低氧燃烧技术 富氧燃烧技术 磁化燃烧技术 化学助燃剂燃烧 分层燃烧技术 第五节 燃烧节能技术 二、了解内容 燃料释放热量的利用形式。 三、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PPT.ppt
- 细节描写——让人物鲜活的金钥匙(公开课)PPT.ppt
- 细菌性痢疾-2007PPT.ppt
-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PPT.ppt
- 细菌检验技术PPT.ppt
- 经典住宅户型分析(超详细)PPT.ppt
- 经典电影音乐欣赏PPT.ppt
- 经典话术集锦PPT.ppt
- 经典阅读:偷莎士比亚的贼PPT.ppt
- 纽邦 第四次修改稿PPT.ppt
- 安全教育诈骗课件.pptx
-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 202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卷四.pdf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色印花铁罐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磁悬浮车悬浮控制方法:原理、策略与实践.docx
- 尺八课件介绍.pptx
- 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多维审视与优化路径.docx
-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 202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前点题卷二.pdf
- 2025年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算法创意实践挑战赛(C++语言)初中组决赛模拟试题(一).docx
- 从“疯愚之间”窥探戈雅“黑色绘画”系列的艺术世界.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啤酒桶内胆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