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点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点滴

分数、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毕业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如果训练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所以,必须把此项内容作为训练重点来抓。 要使学生正确解答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必须从最简单、最基础的题型抓起。让学生真正弄清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一)找准单位“1”(即“标准量”);(二)抓住量率对应。教师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学生明白“是”“比”“占”“相当于”这些重点词起着找准单位“1”的重要作用。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即:“单位‘1’已知用乘算,单位‘1’未知用除算”的规律。 对于规律性的知识要进一步强化巩固。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解题思路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根据我们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提高了学生们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正确列式解答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量率对应关系的训练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是:一个数量对应着一个分率,也就是一个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这种关系就叫做对应关系。只要紧紧抓住量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就不难解题。量率对应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对应思路的训练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寻求已知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呢? 1.用线段图显示量率对应关系。在线段图中渗透对应思想,借助线段图,显示已知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是一种有效方法。如:“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60%,若乙给甲12元,则乙余下的钱正好占总数的25%,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多少元?”首先让同学们画出线段图。即: 通过作图,使学生们很清楚地看出量率对应关系,列出12÷(1-60%-25%)的正确算式。 2.转化法沟通量率对应关系。有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出现几个分率,而这几个分率的单位“1”都不相同,并且不是以题目要求的那个量为单位“1”。我们知道单位“1”不相同的几个分率不能直接相加减,这时可采用转化法将题目中的分率都转化成以题目要求的那个量为单位“1”的分率,以便沟通已知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车间的人数是其余三个车间人数的,第三车间的人数是其余三个车间人数的,而第四车间有工人650人,问这个工厂共有多少人?”此题中的、、所指的单位“1”都不同,这就要用转化法统一成一个相同的标准量此题才能解答。以全厂工人数为单位“1”,(),第二车间的人数就占全厂的(),第三车间的人数就占全厂的(),单位“1”﹣﹣)的正确算式。 3.用假设法确定量率对应关系。有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隐蔽,学生按照一般的分析方法,往往难以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某些有多个已知量和多个分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运用假设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能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已知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五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0,其中少先队员有71人,已知五(一),五(),求这两个班各有多少人?这里的、的单位“1”不同。假设两个班的少先队员人数为本班人数的,则一共有少先队员90×=75(人),比实际多了4人,为什么会多出4人呢?实际上五(一),而假设成了本班人数的,比实际多了本班人数的﹣=,因此对应的分率为,求出五(一)。 二、对比性的训练 对比性的练习有益于学生把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区别其不同点,沟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5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②红星玻璃厂4月份生产玻璃4500箱,,4月份比5月份增产,5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出示题后,不要求同学们急于列式解答,而让学生们认真审题,区别两题的异同点。通过辨析可知相同点是条件和问题,不同点是比较量和被比量)。②4500÷(1+)为什么会列出这样结果不同的两个式子?通过这样的训练,克服了认识模糊、死搬硬套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掌握了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特征。 三、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想象丰富,灵活多变,多向思考。其训练方式可采用“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等方法。 1.一题多变的训练。首先是在掌握和理解原题的基础上进行条件和问题的多样化练习,题型的选择以课本练习为主。例如:李小红看一本80页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在正确解答的基础上,不改变原来的问题,只改变条件。把这个条件改变为:①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列式:80×(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80×(1﹣)×(1﹣)]……其次是不改变原题条件只改变问题进行训练,也能提出很多个。如:第三天应从第几面看起?第二天比一天多看多少页?……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接触到了新的题型,学到了新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一题多解的训练。如:“某厂计划生产4800个零件,前5天完成了25%,照这样计算,余下的任务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