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ISO9001新版标准认证的总结与反思.docVIP

主持ISO9001新版标准认证的总结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主持ISO9001新版标准认证的总结与反思

主持ISO9001新版标准认证的总结与反思 ▌鲁超美 文 一、 我和ISO的渊源 上世纪末,中国刚刚从全面质量管理时代引入ISO质量体系,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注册机构开始在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推进,进行第三方认证和注册工作,当时等待注册的企业要排队等待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得到认证。 我最早所在的企业是一家老牌中型国有企业,设有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企业非常重视,做了长达一年的ISO体系运行。记得在全员培训后,专门进行笔答考试,不合格的还进行了补考,有几名员工补考仍不合格的,当月奖金就泡汤了,我还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认证机构也很认真,一条一条的给你对标准,一条一条的给你对程序文件,宣布不合格项多达20几条。企业为了达标整改就耗资近百万元,审核费用十好几万。 45岁离开这家企业去了新闻单位,50岁南下深圳,做一家外资企业的策划。一年后到苏州工业园的一家外资企业。这家公司的经历让我接触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制造企业,也代表一个部门主管,接受多家国际跨国公司的多次验厂,如ISO体系的质量、人权等审核。 两年后跳槽到有“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的山东宁津县,在一家五金制造公司主要参与ISO/TS 16949:2002标准的贯标及认证审核,为正式的合格内审员。 二、全面主持ISO新版标准审核认证 现在供职的这家公司成立仅五年时间,在我工作的3年期间,主持完成了基本制度、组织框架、企业文化的构建。2016年,作为岱家山科技创业园质量提升年,经推荐我们公司导入ISO9001质量标准试点,而且承诺如果通过认证审核,费用由政府买单。公司决定由我主持ISO9001贯标及认证工作,2016年5月9日,两天培训ISO9001新版标准,这是一部刚刚颁布的新版体系,我们3家企业就成为200多家园区企业最早一批导入该体系的企业。 公司于2015年5月正式启动ISO9001新版标准认证,我参加完第一阶段的培训学习,从6月份到9月份就出国探亲了。下一步的贯标计划、体系策划、文件编制工作,就由年轻的80后总裁助理全面负责。从锻炼年轻人的角度,老总的这个决策非常正确。当我回到公司上班,看到质量管理体系A版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以及各部门的工作指导书、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各种规范性文件及记录表单,工作已经进入到体系试运行阶段。 公司于2016年11月14日和15日进行了内审。我负责两个核心部门,设计部和营销部的内审,这一审,才让我大吃一惊。我一条一条对标准程序文件,要开的不合格项就多了。后来内审员碰头,我发现体系责任人和大家交流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接下来辅导老师模拟了一次外部审核,发现不仅漏检标准条款很多,整个程序文件还只是别人的模板框架,根本无法落地。参与的部门负责人都感到工作无从下手,就等于4个月来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这让我感到深深地自责。 完全推到已经拟定的框架,时间已经不容许。无奈辅导老师只好多次来公司,给内审员开小灶。我这时能够做的就是补救,逐词逐句修改完善,但文件编号,表格的修改。而此时公司申请外审的时间已经确定,只有12月一个周六和周日两天时间,补充内审资料,进行管理评审。可正在这个节骨眼上,老总又有更重要工作派体系主要责任人和产品部负责人出差,各部门的补充修改资料集中给了体系主要责任人。眼看这次质量审核认证要泡汤,多亏辅导老师连夜电话沟通,鼓励我们不放弃,第二天又来公司我们一起找老总,作了深入沟通,决定我来全面统筹这项工作。我再次有了至高无上的授权,我强调迎接外审是当前公司首要任务。 万分焦急中,我电话不断催问出差在外的体系责任人,一刻也不能耽误,将修改定稿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传回我的邮箱,我补充好目录,完成了B版全套资料的打印装订。当厚厚的程序文件,摆到会议室,才让我如释重负。 在此基础上,利用周六整整一天,周日半天加班加点,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组织各相关部门,高强度完成缺漏文件记录,以及管理评审的全部资料。我知道我要想真正担起来,我就必须放下很多现有的事项,这样才能确保我有充足的精力,专注于程序文件之中。 审核,这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较真,以80/90后为骨干的团队,此前对ISO闻所未闻,体系的推动是关乎公司各个层面的问题,是需要面对很多阻力。体系运行到此,结合各岗位的变化,听取各部门意见,反复研究、比较和论证,有些介于几个部门的质量职能,甚至发生争吵,最后才理清。我和各部门反复对体系文件进行修改,特别是对作业流程的修改,最后形成B版的QMS文件,这正体现了新标准的管理精髓,持续改进并保持全面、科学、系统、严密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过去参加过ISO多体系的外审,更多是填一下相应表单,造假走形式的成分较多,我所看到甚至经历过的企业,都是为了拿到证书而已。 但是现在,这次我不想这样下去了。因为在我将要结束长达40年职业生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