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勘探-第一讲__化探工作现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化学勘探-第一讲__化探工作现状

第一讲 绪论 地球化学探矿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郝福江 讲座内容简介 介绍原生环境及元素的原生分布、次生环境及元素的次生分布、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地球化学资料处理。 内容涉及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物测量及其它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原理。 通过课程学习后能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矿区地球化学测量及其它地质地球化学工作中应用。 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 地球化学探矿思维 化探工作方案设计 样品采集与处理(野外) 数据分析能力 化探制图能力 化探工作现状 地球化学找矿的概念 与其他找矿方法的比较 取得找矿成果 发展趋势 什么是勘查地球化学? 勘查地球化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她是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分散模式,并根据这些分散模式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去追踪和发现矿床。 直接找矿方法:勘查地球化学是继承了人类凭着经验用肉眼去观察矿化露头或矿化引起的蚀变标志进行直接找矿的传统。 对矿化信息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借助于分析技术,将辨认矿化直接信息的能力从人类肉眼的万分之几提高到百万分之几至亿分之几。圈出的异常是一种微矿化露头(micro-outcrops)。 中国1981-1995年发现的矿床各种方法所做的贡献 勘查地球化学导致的3次大规模发现 30到70年代在前苏联、北美和南美发现了许多斑岩型铜矿 70年代在北美发现许多铀矿产地 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现数百个金矿 20世纪30到70年代在前苏联班岩型铜矿的发现 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在前苏联和北美使用地球化学方法发现了许多斑岩铜矿。 前苏联1932-1933年利用岩屑采样在中亚Almalyk地区发现巨型Kalmakyr和Balikti斑岩铜矿。这是前苏联第一个地球化学勘查成功实例,也是世界上首个报道地球化学找矿成功实例。前苏联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利用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测量方法在远东Baimsky地区发现的巨型Peschanka斑岩型铜金矿。这一发现结束了位于前苏联远东地区环太平洋带没有大型斑岩型铜矿的历史。 加拿大于1968年在环太平洋带的育空地区发现了Casino斑岩铜矿,这是在北美首个利用地球化学方法斑岩铜矿的实例,使用的是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方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铀矿的发现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根据世界铀矿资源紧缺的情况分别制定了全国性的铀矿资源普查计划 美国的国家铀资源评价计划(National Uranium Resource Evaluation Program,NURE):使用每10 km2一个样的采样密度系统采集水和水系沉积物。 加拿大联邦-省铀区域勘查计划(Federal-Provincial Uranium Reconnancence Program):1975年开始进行,采样密度13 km2一个湖积物或水系沉积物样品。这两个计划发现了一批新的铀矿产地。 其核心部分是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与水化学测量(美国)或湖积物测量(加拿大)。 烂泥沟卡林型金矿 小秦岭-熊耳山 西秦岭金矿 如阳山 成功的原因 成功的技术关键 20世纪30到70年代在前苏联班岩型铜矿的发现 有效采样介质—土壤、岩屑、水系沉积物 分析技术—半定量光谱分析贱金属 20世纪70年代北美铀勘查的成功 有效采样介质—水系沉积物或湖积物 分析技术—激光荧光分析铀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金矿化探的成功 有效采样介质—水系沉积物 分析技术—泡沫塑料或活性炭预富集化学光谱或原子吸收分析金 大规模计划的实施 前苏联金属量测量计划(Metallic Surveys) 美国的国家铀资源评价计划(National Uranium Resource Evaluation Program,NURE) 加拿大联邦-省铀区域勘查计划(Federal-Provincial Uranium Reconnaissance Program) 中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RGNR) 国家勘查地球化学的奠基人――谢学锦 近二十年,我们国家新发现的矿产,有八成以上都是根据一项探矿计划找到的,而光是金矿的潜在价值就是2000亿人民币。这个计划就是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而这个计划的发起人和指挥者 就是谢学锦 我国地球化学找矿发展史 三十多年以来,全国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取得巨大成功。这项工作覆盖面积达到650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分析各类地球化学样品142万件,采用高精度大型仪器测试39种元素,共计取得原始测试数据5540万个,首次全面系统地将这些数据汇集,建立了全国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库,编制了39种元素的全国地球化学图和图集。 2005年6月2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