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PPT.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眩晕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PPT

发病原因 头部外伤、运动或手术刺激,如镫骨手术等也可因局部压力变化或镫骨足板嵌入前庭窗或耳石撕脱而致本病发生。 乳突炎症、病毒性迷路炎、迷路瘘管或梅尼埃病均可因细胞碎片的凝集或两侧前庭反应不对称而引发本病。 1. 嵴顶结石症学说(cupulolithiasis) 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理论 变性脱落的耳石沉积到半规管壶腹嵴终顶使嵴顶比重超出了周围的内淋巴液 嵴顶对重力牵引及直线加速度刺激变得极为敏感 头位变化导致位置反应增强, 同时伴有朝向壶腹嵴受刺激 方向的眼震 发病机制 2. 管石症学说(canalithiasis) 1952年Dix和Hallpike命名BPPV 详细阐述该病的症状和体征,提出诱发试验 Hall于1979年根据重复刺激时产生的疲劳现象提出管石症概念: 变性的耳石碎片漂浮于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 碎片移动时推动内淋巴→牵引壶腹嵴使其末梢受刺激而兴奋→引起眩晕发作。 发病机制 BPPV的临床类型 后半规管BPPV (PC-BPPV) 水平半规管BPPV (HC-BPPV) 上半规管性BPPV (SC-BPPV) 混合型BPPV (C-BPPV) 发病率 PC-BPPV, 占28% HC-BPPV, 为21% SC-BPPV, 仅13% C - BPPV, 较少见 可双侧发病,以单侧多见 BPPV的临床类型 位置诱发试验 1.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也被称为Barany 试验 或 Nylen-Barany试验 是后或前半规管BPPV诊断中最常用 和最重要的检查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A: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位于病人身旁,双手把持其头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变,同时将体位迅速改变为仰卧位,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面呈30° 注意观察眼震和眩晕情况。 2.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 是确定HC-BPPV最常用的检查 取平卧位→头部及身体向左侧做90度桶状滚动→平卧位→ 头部及身体向右侧做90度桶状滚动→ 平卧 A B 位置诱发试验 不同BPPV的诊断与鉴别 治疗 BPPV的复位疗法 Dix和Hallpike于52年首先详细地描述了本病,并提出体位复位疗法 80年Brandt and Daroff根据壶腹脊顶结石提出单次手法复位法 92年Epley 根据管结石症理论提出手法复位法 94年Vannucchi提出HC-BPPV的复位手法 目前,BPPV首选复位治疗,辅以药物治疗,久治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Epley耳石复位法 A: 从起始坐位改变为平卧位 B: 头伸出做悬垂位,向患侧转头45度 C: 头转回中线位,头向健侧转 45度 D: 身体转动至健侧卧位同时头向下转与水平面呈45度 E: 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含胸低头30度 *上述每个位置均保持到眩晕和眼震消失 Semont maneuver管石复位法 BPPV患者迅速从坐位转到侧卧位,头转向健侧45°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起来到坐位,再向相反的方向侧卧 Lempert翻滚复位法 Lempert翻滚复位法(“ ╳ ”表示患耳) 每次均迅速将头位转动90o,每种体位保持30s~60s 直至眼震消失。 A 起始位:仰卧;B 头向健耳侧转90o;C 保持头位不变,身体变为俯卧位; D 头向健耳侧 转90o,面朝下;E 头向健耳侧转90o;F 端坐位 * 眩晕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 开化县中医院 王炫德 眩晕的概念和病因分类 1. 国内存在的问题 2. 常见眩晕的病因及诊疗建议 3. 常见眩晕发作时的症候学特点 4. 诊断流程 5. 主要内容 治疗 6. 头昏是头脑不清晰感 一 眩晕的概念和病因分类 眩晕是自身或环境的运动幻觉 1 头晕是自身不稳感 2 3 头昏、头晕、眩晕概念性症状描述 周围性眩晕:良性位置性眩晕(首位)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元炎 发病率 平衡三联系统不同步 前庭系统 视觉系统 本体感觉系统 问诊:诱因、起病方式、持续时间、伴随 症状和缓解方式,70%-80%的眩晕可通过 有效问诊确诊或明确方向。 二 国内医生在眩晕诊治的问题 理论知识不足 查体:眼震图检查过程不规范,MRI检查 部位针对性不强,部分后循环血管狭窄的 病例未行相关检查而漏诊 神经损害症状,发热感染史,偏头痛,局灶性癫痫,颈椎病,外伤史, 一侧上肢无力,血压下降(20mmHg) 血管感染多急性,肿瘤亚急性或慢性 瓦氏呼气动作,用药史(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氨基糖苷类,万古,磺胺类,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