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PPT
人口初始分布 气候 土壤 资源 矿产 水 人口动态分布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经济 社会 文化 历史 时间 人口增长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口分布的自然基础,它为人类居住提供了空间场所。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作用程度。在古代,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很大,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很大,许多学者认为人类最可能的起源地是生存条件较好的东非、中亚草原地带、南亚以及中国西南地区,而不可能是气候酷寒和生存条件极度艰难的地区。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二是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环境所施加的种种影响造成的。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驾驭自然能力的加强,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不利影响。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实现的。 气候: 不仅影响人的机体和生理机能的发挥,影响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还通过影响土地的肥力和适于耕作的程度,影响着产业结构类型和生产量的多寡,进而影响人口分布。一般说来,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以及海拔过高的高原地区,不适宜人口大规模定居。那些地区温度低,不能种植农作物,而且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热带地区虽然水热资源丰富,农作物种类多,一年可多熟,但那里气温高,农作物病虫害严重,传染病易于流行,所以热带雨林区的人口也不如温带多。干旱的沙漠地区雨水极稀,不宜耕种,人口很少,唯有河流两岸及沙漠绿洲是人口集中地区。除大陆内部的干旱区以及高山区以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所以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因此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 1950年不同气候类型区的人口密度(人/km2 地形与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就世界范围而言,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据计算,世界人口的90%居住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如印度恒河平原,欧洲中纬度地区,美国东北部的大湖区,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一般说来,海拔过高,气温和气压都偏低,容易引起高山反应;寒冷、风大的气候,贫瘠的土壤,有限的耕地,闭塞的交通条件,等等,使发展生产的条件远不及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因此,温带和寒带的山区和高原地区的人口密度都较平原地区为小。 但是,热带地区例外。如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国,人口密集地区不是平原,而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盆地。这是由于山区和高原气温适中,不象平原地区过于湿热,排水不畅,而且又在疟蚊分布上限以上,少受疾病危害,有利于农业生产,成为热带地区人类重要居住地。 我国南部热带地区的人口分布也符合上述特点。例如,在红河、澜沧江等江河沿岸,虽然地势低平,但因过于湿热,加上草木繁茂,害虫猖獗,尤其是疟疾对人类威胁极大,素称“瘴疠之乡”,故人口稀少,外来居民更难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相反,在海拔高度适中的高原和山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都较适宜,较少疟蚊分布,故人口较为稠密。 不同的地形部位对人口分布也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和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相对集中。 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江河湖海等水体性质、分布状况,以及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常常成为限制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或提供廉价的动力。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差不多都沿河沿海分布。因为人们接近这些水体既可以靠近水源,又可以获得便利的交通条件。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黄河之所以能成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也是得惠于河流给人类提供的有利条件。一般说来,河流、湖泊沿岸工农业发达,城市密布,人口较密集。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海岸位置对人口分布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致使沿海城市兴旺发达。人口随着距海距离的延长而逐渐减少。 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各类土壤的肥力和适宜耕作程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来体现的。一般地,黑土、黑钙土、棕色森林土及冲积土为最适宜耕种的土壤,所以,温带地区及三角洲地带,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恒河、尼罗河以及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盐碱土、沼泽土、灰化土、红壤等土类,较为贫瘠,人口就比较稀疏。 其次,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人口的身体健康,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口分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招聘中小学教师3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项目管理基础教程》课件.ppt VIP
-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预防(共35张PPT).pptx VIP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速记清单】(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速记清单】(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农行某市支行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最新最全面版本) .pdf VIP
- Positioning课件.ppt VIP
- 建行某市支行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最全最新版本) .pdf VIP
-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pdf VIP
- 川渝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 建材矿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