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水泥混凝土PPT
一、细骨料(砂) 混凝土的细骨料分天然砂(河砂、海砂等)和 人工砂。粒径范围0.16 ~ 5.0mm (一)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 砂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石的 粘结及拌和物的和易性 (二)有害杂质 主要为云母、粘土、淤泥、硫酸盐、有机质及 轻物质等 砂、石子中杂质含量和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 (三)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 1、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 F.M )表示 它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在一起后的平均粗细程度 (1) 细度模数计算 : F.M = 筛分析法:用一套标准筛,将500g干砂过筛,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a6和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 累计筛余与分计筛余的关系 筛孔尺寸(mm)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5 2.5 1.25 0.63 0.315 0.16 a1 a2 a3 a4 a5 a6 A1= a1 A2= a1+a2 A3= a1+a2+a3 A4= a1+a2+a3+a4 A5= a1+a2+a3+a4+a5 A6= a1+a2+a3+a4+a5+a6 细度模数 2、砂按粗细分类 按细度模数的大小,可将砂分为粗砂(F.M =3.7~3.1)、中砂(F.M =3.0~2.3)、细砂(F.M =2.2~1.6)、特细砂( F.M =1.5~0.7) 3、砂的粗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过粗:混凝土粘聚性差,容易产生分离、泌水; 过细:流动性差,水泥用量大,强度低; 用中砂为宜 4、砂的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的组合情况。 (1)级配的表示 砂的级配用各筛上累计筛余百分率表示,按0.63mm筛孔的筛上累计筛余百分率分为三个区间。级配较好的砂,各筛上累计筛余百分率应在同一区间内。 砂的颗粒级配区(累计筛余,按质量计,%) 筛孔公称直径 级配区 Ⅰ区 Ⅱ区 Ⅲ区 5.00mm 10~0 10~0 10~0 2.50mm 35~5 25~0 15~0 1.25mm 65~35 50~10 25~0 0.63mm 85~71 70~41 40~16 0.315 mm 95~80 92~70 85~55 0.16 mm 100~90 100~90 100~90 优先采用Ⅱ区砂 采用Ⅰ区砂,应提高砂率;采用Ⅲ区砂,宜降低砂率 颗粒级配不符合上述要求,应采用人工级配等措施 按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为三个级配区; 砂的筛分曲线 (2)级配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级配好,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小,节约水泥, 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 (3)砂的粗细掺配 4、砂的物理性质 砂的视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砂的含水状态及饱和面干吸水率 砂的坚固性 (1)砂的视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视密度:2.6~2.7g/cm3; 堆积密度:1400~1600 kg/m3 空隙率:40~45% 砂的视密度的测定:排液置换法 (2)砂的含水状态及饱和面干吸水率 当砂表面干燥而颗粒内部孔隙含水饱和时,称为饱和面干状态,此时砂的含水率称为饱和面干吸水率,简称吸水率。 水工部门,习惯用饱和面干状态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建工部门则习惯用干砂计算。 (3)砂的坚固性 混凝土用砂必须具有一定的坚固性,以抵抗 各种风化因素及冻融破坏作用 砂料坚固性试验:采用硫酸钠溶液法测定 例题 粗细两种砂,筛分结果如下表,试问这两种可否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若不能,则应以什么比例混合后才能使用?若要配制出细度模数2.7的砂,两种砂各取什么比例? 筛孔尺寸(mm) 5.0 2.5 1.25 0.63 0.315 0.16 <0.16 筛余量(g) 粗砂 50 150 150 75 50 25 0 细砂 0 25 25 75 120 245 10 二、粗骨料(卵石与碎石) 粒径大于5mm的骨料,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卵石与碎石两种 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 有害杂质 最大粒径与颗粒级配 物理力学性质 1、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 卵石与碎石 2、有害杂质 粘土,淤泥,硫酸盐等。 二、粗骨料(卵石与碎石) 3、最大粒径与颗粒级配 (1)最大粒径(DM) 粗骨料公称粒径的上限值 最大粒径大,空隙率及比表面积小,水泥用量 少,提高密实性,减少发热量,降低收缩 对强度影响:与水泥用量有关 最大粒径确定:与混凝土性能要求及结构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