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pdfVIP

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Focus |特稿 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 □李 周 摘 要 本文从整体论的角度分析了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互补的重要性。 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文明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 [ ] 维度,前者引发了人类文明第一次质的飞跃,后者引发了人类文明又一次质的飞跃,其他文明是文明体系的量的扩张 和质的提升。 此外,从认识理念、建设理念和投入机制三个角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的进展作了梳理,对培育生态文明 的任务和策略作了粗略的思考。 最后,讨论了现实中较为重要的三个问题:重视具有乘数效应的公共品;规模化畜禽养 殖污染治理不宜采用末端治理方式;生态系统不宜走滥用和禁用两个极端。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识理念;建设理念;投入机制 [ ]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6)04-0005-06 [DOI]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6.04.0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 ] 13AZD077 —基于 模型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 ) 金项目“转移排放、碳关税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CGE 作者简介 李 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 (北京 ) [ ] 100732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ism,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wo dimensions of a civilization system. Material civilization leads to the first qualitative leap of human civilization, whi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rings another leap. Other civilizations expand the quant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 civilization system.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ree angles: understanding concepts, building concepts and input mechanism, and proposes the mission and strategy to cultiva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nally, it discusses three important questions in practice: pay attention to public goods with multiplier effect, should not use end-of-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