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四五六诗词6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注释】 九州: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风雷:风神和雷神。比喻变革社会的威力。 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规。拘,拘泥。格,成规。【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玉皇大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受阵规旧俗的束缚降生各种人才。 【赏析】 在诗人看来,当时的中国死寂一片,毫无生气可言。只有疾风暴雨以及惊雷一样的变革力量,才能给中国带来希望。诗人期盼最高统治者能够重新振作精神,打破陈规陋俗,使普天下涌现出各种人才,来迎接华夏的新生。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发人深思,催人振奋。 不过,诗作中也有其局限的一面,那就是诗人依然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天公”,寄托于陈腐老气的朝廷。这是不可取的。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原名巩祚,浙江仁和人。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客栈、旅店。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这首诗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林升,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人,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①
陆 游
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
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即将天亮时走出篱笆门迎着凉风时所想到的事情。将晓,天将要亮的时候。篱门,篱笆门。迎凉,出外乘凉。
三万里河:三万里长的黄河,这里作者用的是夸张手法,形容黄河很长,实际上黄河并没有三万里长。河,指黄河。
东入海: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岳:五千仞高的西岳华山。“五千”也是虚数,形容华山非常高峻。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这里用的也是夸张手法:岳,高大的山,这里指“西岳”华山。
上摩天:向上能碰到青天。摩,接触,摩擦。
遗民:被朝廷遗弃的人民,这里指仍然生活在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译文】
万里黄河,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到青天。这大好河山已沦陷在金国统治者手里,老百姓生活在金兵的残酷统治下眼泪也哭干了!他们天天遥望南方,希望南宋军队去收复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
跳珠:跳动的珠子。
卷地风:龙卷风。 【译文】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打入船内。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曛:昏暗。
君:指的是董大。
诗意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