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docVIP

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摘要:开展了中薯3号种植密度试验以对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80 010 穴/hm2种植密度下,植株茎叶生长较快;而在88 005穴/hm2的种植密度下,鲜薯产量最高。   关键词:马铃薯;中薯3号;密度试验   中图分类号:S532.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06-1104-02      Study on the Growth of Solanum tuberosum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GAO Guang-jin1,TANG Dao-ting2,YANG Yan-bin2      Abstract: The plant density experiment of Zhongshu 3 was carried out to provide theoretic instruct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growth rate of leaves and stems appeared at the density of 80 010 hole per hectare, while higher yield of fresh potato could be acquired at the density of 88 005 hole per hectare.   Key words: Solanum tuberosum; Zhongshu 3; density experiment      马铃薯是充分利用冬季耕地资源、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作物[1-3]。为加快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摸索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配套栽培技术,给品种的审定、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技术依据,由湖北省种子管理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组织引进中薯3号并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栽培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品种参试马铃薯品种为中薯3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该品种以熟期早、块茎外观形状好、品质优的京丰1号为母本,生长势强、块茎大、抗病性强的BF77为父本,于1989年杂交而成,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1.2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12号田,属长江冲积平原,海拔20.5m,潮土土质,前茬作物为秋黄瓜,拔蔓腾茬后深翻炕土。   1.2试验方法   1.2.1田间设计种植密度设72 015穴/hm2、80 010穴/hm2、88 005穴/hm2和96 150穴/hm24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小区长5 m,宽3 m,每区按1 m开沟起垄,每垄种植2行,小区面积15 m2。   1.2.2栽培管理[5]   1)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拖拉机深翻炕土,播种前撒施有机肥30 000 kg/hm2,BB肥675 kg/hm2,碳酸氢铵450 kg/hm2。用拖拉机旋耕碎??,按1 m宽旋耕开沟起垄,将垄面整理成龟背形。   2)种薯处理。先剔除病薯、烂薯,并将大、中、小薯分级处理。播种前一天将大薯按芽眼切成4块,中薯纵向切成两瓣,小薯仅切除基部。所用切刀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切好的种薯随即用70%甲基托布津加草木灰拌种。   3)开沟播种。2010年1月28日播种,每垄播两行,宽窄行种植,垄间宽行距70 cm,垄上窄行距30 cm,用锄头平行开两条播种沟,沟深7~8 cm,定距播种,将种薯芽眼向上,播种后盖土,把垄面整成龟背形,喷施精异丙甲草胺化学除草剂,随即覆盖0.005 mm厚、80 cm幅宽的超微膜,膜边埋在土中。   4)田间管理。3月8日芽苗出土,于3月17日和3月20日破膜接苗,用细土封严膜口;4月13日喷施氨基寡糖+喷施乐防治蚜虫和病毒病;4月22日苗高生长到50 cm左右,喷施调节剂B9,预防茎叶旺长,促进地下块茎生长膨大;4月24日喷施代森锌+云菊防治晚疫病;4月8日和5月10日人工拔除田间杂草。   5)适时收获。5月30日,待植株中下部茎叶转黄,分小区收薯。应将地全部翻一遍,防止漏掉薯块。   1.2.3观察记载按《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进行观察记载。在第二重复的中间行连续确定10株,每10天观测1次叶龄、苗高等,详细记载生育期和田间操作管理技术。分小区收薯后,按薯块重<50 g、51~100 g、>100 g进行考种,考察薯块数量与重量,计算小区薯块产量。   2结果与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