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基本理念 .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基本理念 

第一部分 语文教学基本理念 --兼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结构 第一章 语 文 课 程 性 质 第一节 语文学科性质观的讨论 1904年~1911年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而具有学校系统的“新教育”制度,始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1902年),称为“壬寅学制”。“壬寅学制”虽曾正式颁布,但并未施行。 至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1903年)末(1904年初),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并付之实施,称为“癸卯学制”。 《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读经讲经”,读经之外兼讲其浅近之义。初等小学堂兼设“中国文字”,主要是识字和作文;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兼设“中国文学”,包括阅读和作文。 在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制订的《学务纲要》中提出:“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因此,这两科密切相关,都应属于语文教育范畴。 由于《奏定学堂章程》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中,尤其注重“读经讲经”一科,如初等小学堂每周12钟点,而“中国文字”仅4钟点。学习中国文辞,还是为了阅读古代经典。实质上,“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尚未完全取得独立的地位。 本阶段已开始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儿童的生活视野与心理水平,涉及语文学科的实用性。 1912年~1919年 1912年公布学制系统,又称“壬子学制”。之后,又陆续颁布各种学校法令,与“壬子学制”稍有出入。于是在1913年(癸丑)与“壬子学制”综合成一个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实行至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止。 191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小学、中学均设“国文”科。小学阶段目的在使学生学习、通解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智德。中学阶段增加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由于取消了“读经讲经”一科,“国文”完全独立开来。 当时,许多学者提出教授国文当重在应用,“学校内之生徒能阅书报、通讯问足矣”。 潘树声提出适合“应用”的标准在“顺乎语言之自然”,“读本化文字为语言,作文由语言为文字”。 刘半农则把“国文之教授”说成“应用文教授”,“抱定一个极简单的宗旨”,“只求在短时期内使学生人人能看通人应看之书,及其职业上所必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及其职业上所必作之文”,并概括为“实事求是”。 本阶段强调应用性,认识到“国文”是一门技能学科,因而注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1920年~1927年 五四运动后, 1920年1月,教育部下令将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名“国语”。 1921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改革学制,通过学校系统草案。1922年(壬戌),教育部修正后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这就是“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刊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中小学均改“国文科”为“国语科”,提倡教白话文,使学生能自由表达思想。这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1922年,叶绍钧研究小学国文教授,找出其“病根”,即“教师观念错误”在于:(1)不会了解儿童,不以儿童本位一义为教授的出发点;(2)不明白国文教授的真作用,徒视为形式的学科。他认为,要改正“谬误的观念”: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为此,要注意国文教授并非限于教室以内、书本以内的学科。 1923年,穆济波指出本科教学唯一的目的是:“养成有思想,有作为,有修养,在中等教育范围以内,有充分使用本国语文技能的新中国少年。” 1925年,朱自清对此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中等教育宗旨’原是全部的,何须在一科内详细规定呢?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1)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2)‘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后一条原来穆先生所举出的;但他所要发展的思想,所要涵育的情感,我觉可以不必,只大体说明好了。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从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 本阶段对语文学科实用性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一方面认为必须明了普通教育的性质;一方面必须了解其民族性。此外,要明确普通教育课程中各学科的共性与语文学科的个性。 1928年~1948年 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对“新学制”略加修改。据此,教育部曾于1929年、1932年、1936年、1942年先后颁行和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学“国语”复称“国文”。 1931年,宋文翰提出各科为完成整个的教育目的,亦各有其特殊目标……以国文科而论,应有的特殊目标是什么?依国文科的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