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设问】那么,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塞外草原上的羊群 塞外 塞外草原上的马群 塞外 成都平原 山西 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农业 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史记·货殖列传》 思考:司马迁把全国分为哪几个经济区? 汉代的四大经济区分布图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最发达的经济区。原因: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开发较早,人口稠密。 山地多,气候炎热潮湿,容易得病。水田为主,比较落后。 气候干旱,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畜牧业 特点:多样性、经济发展不平衡。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诗歌能说明什么? 江南是如何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了解:各次迁移的原因、迁移的情况及影响。 永嘉行 唐·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 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 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思考:《永嘉行》反映出当时什么情况? 西晋时发生八王之乱,中原地区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边疆少数民族贵族趁机反晋,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西晋皇帝。中原汉人为避乱纷纷南迁。 前凉、西凉、北燕 汉 后秦、 羌 成汉、前秦、后凉、 氐 后赵、 羯 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 鲜卑 前赵、北凉、夏 匈奴 黄河流域各族建立的政权 族名 从公元316到439年的120多年中,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16个国家,史称十六国。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匈 奴 鲜 卑 鲜 卑 羌 氐 羯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原因: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使北方长期战乱。 西晋以来北方向江南移民路线示意图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安史之乱地图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原因: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 原因:靖康之乱 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百姓俘虏压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两宋时期 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2:5 2368万人 956万人 1080年(宋) 3:2 2036万人 3042万人 742年(唐) 比例 南方 北方 地域 时间 两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中原人口 南迁概况: 第一次高潮:两晋时期 第二次高潮:唐朝安史之乱以后 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乱以后 2、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天灾;战乱 (共同原因) ;少数民族内迁等 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影响?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1.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与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技术 2.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 3.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促成了中 国古代经 济重心的 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秦淮河是东晋、南朝建康对外的交通要道。由苏、杭供应建康的粮食都由此运送。秦淮河区域的繁荣,是大量北方人民南迁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有力见证。 南宋杭州 北关夜市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沈约《宋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范祖禹传》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民间谚语 思考:材料中反映出什么情况?原因何在? 南方经济已逐渐超越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荆江大堤今貌 荆江是长江的一段,近洞庭湖,河道弯曲,容易泛滥。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大堤修成有力的防止了当时的洪灾。 宁波唐代它山堰遗址 南宋“圩田”(太湖流域地区) 圩田(围田):在湖泊、河流内四周筑堤,然后抽走堤内的水,造成农田。堤上设有闸门,水灾时关闸防洪,,旱灾时开闸放水灌溉。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高考英语长难句分析课件.pptx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 VIP
- 水土保持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与验收表(样表:2混凝土工程)(SLT 336—2025)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规范.docx VIP
- 玻璃板液位计介绍.pptx VIP
- 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doc VIP
- 特种工程塑料——PEEK .ppt VIP
- 三国志曹操传宝物全拿攻略.doc VIP
- 卫星气象学课件:第3章 卫星遥感辐射基础.ppt VIP
- 2025年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资料.doc VIP
- 1正确认识广告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