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纤陀螺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2014PPT
组员 : 王湛 杨军 郑浩 潘明明 黄宇航 一、了解陀螺罗经发明的重要意义; 二、了解陀螺的起源、发展、种类; 三、了解传统机械陀螺罗经的不足; 四、了解和掌握光纤陀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五、了解光纤陀螺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了解光纤陀螺罗经在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的 一、安许茨型陀螺罗经、斯伯利型陀螺罗经、阿玛一勃朗陀螺罗经及光纤陀螺罗经四种不同陀螺罗经的发展及应用的介绍, 二、三种传统陀螺罗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及对光纤陀螺罗经的发展趋势, 三、讨论光纤陀螺罗经的应用及其不足。 重点: 目录 陀螺罗经与磁罗经优缺点的比较 传统陀螺罗经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光纤陀螺罗经 结论 长期以来,磁罗经作为测定船舶方位用的的指向仪器,在各类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航海事业和造船技术的发展,钢船代替了木船,特别是大中型船舶和潜水艇的出现,使船磁对罗经指北影响剧增,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对极地的探索,在地球磁场影响巨大的两极地区,磁罗经完全失效,其可靠性和精确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就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指向仪器,不久陀螺罗经问世了。 一、陀螺罗经与磁罗经优缺点的比较 指向精度高; 多个复示器; 主要优点 有利于船舶自动化 ; 不受磁干扰影响,指向误差小; 安装位置不受限制等。 必须有电源才能工作(可靠性较差); 主要缺点: 工作原理、结构复杂。 1、安许茨型陀螺罗经及主要特点 (1) 灵敏部分为双转子陀螺球,动量矩指北; (2) 陀螺球由支承液体支承,电磁上托线圈定位; (3) 陀螺球重心下移产生重力控制力矩; (4) 液体阻尼器在陀螺球水平轴产生 阻尼力矩,属于水平轴阻尼方式, 不产生纬度误差; (5) 主要误差为速度误差,采用查表计算法消除; (6) 不能进行快速启动,启动时,稳定指北的时间约为4h。 2、斯伯利型陀螺罗经及主要特点 结构特点: 1、灵敏部分为单转子陀螺球,采用液浮和轴承辅助支撑。 2、利用液体连通器产生水平控制力矩;陀螺房西侧阻尼重物产生垂直轴阻尼力矩。 3、采用静止逆变器提供陀螺三相电,内补尝法消除速、纬误差。 4、罗经小型化,可实现快速转动 (1)早期的斯伯利型陀螺罗经均为水银器单转子摆式罗经 (2)近期的斯伯利系列罗经多属液体连接器单转子摆式罗经 3、阿玛一勃朗陀螺罗经及主要特点 机械陀螺罗经的特点 1、均需要液体或轴承进行支撑 2、均需要控制力矩,阻尼重物等,保持指北稳定,结构较为笨重。 3、安许茨型主要误差为速度误差,采用查表计算法消除。 斯伯利型采用静止逆变器提供陀螺三相电内补偿法消除速、纬误差。 阿玛一勃朗型外补偿法、内补偿法、查表计算法消除纬度误差,速度误差。 4、正常启动仪器会花费很长时间。 陀螺的种类 机械式陀螺 光学陀螺 液浮陀螺仪 气浮陀螺仪 磁悬浮陀螺仪 静电陀螺仪 动力调谐陀螺仪 微机械陀螺 激光陀螺仪 光纤陀螺仪 60年代后,陀螺仪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种分支: 追求更高的精度 低成本小型化 (for SINS) 对更高精度的追求 框架支撑系统的改进 – 液浮, 气浮, 磁悬浮 精度优于 10 e-7 deg/h 三、光纤陀螺罗经 1、光纤陀螺的简介 光纤陀螺是一种用于惯性导航的光纤传感器。 陀螺仪(gyroscope)意即“旋转指示器”,是指敏感角速率和角偏差的一种传感器。 光纤陀螺仪是广义上的陀螺仪,是根据近代物理学原理制成的具有陀螺效应的传感器。因其无活动部件——高速转子,称为固态陀螺仪。 光纤陀螺(FOG): 更好地适应 SINS 的需求 原理和特点: Sagnac 效应, 外部激光源, 介质为光纤. 优点: 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 发展: 1967 --- 由 Pircher 和 Hepner 首次提出 1970s -- 光纤技术的发展 1976 --- Utah 大学的 Vali 教授第一次演示. 1978 --- McDonnell Douglas 制造出首批产品 自 1980s 后, 美国的 Litton, Honeywell, Draper 和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和前苏联也迅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