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doc

2017最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最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理解古诗诗意,抓住重点字词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体会诗中比喻的恰当优美,尝试发挥想象描绘瀑布,并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字词品析诗句,体会比喻在诗中的作用。仿、用语言,展开想象写话。 教学方法: 品读、以说促写、创设情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想看看吗? (出示庐山图片) 师:你们们欣赏完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吗? 师:这座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供人们参观的景点有2300多个,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从古到今也有很多文人墨客到过那里,有1500多人留下了名篇字画,留传至今赞颂它的诗词就有4000多首。这是它的几个代表景点,同学们快看三叠泉,五老峰,天桥,秀峰瀑布等等。 你们知道这是哪座山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庐山的景色和地位,整体感知庐山的雄伟壮观。 师:李白就曾经去欣赏过庐山,并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来记录那里的景色。对于李白你了解多少?想向别人介绍下他吗?今天随李白来游览下庐山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美吧,让我们来学习《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会诗意。 1.李白到底是怎么写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读读吧。记住一定要把古诗读正确。谁愿意试试? 2.我们说过要怎么学习古诗?(边读边想像) 3.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畅所欲言,理解哪句学习哪句) 【设计意图】:启发运用已掌握的古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如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字词品析等。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望瀑布怎么会写到香炉呢?香炉原指什么?在这里呢? 香炉山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香炉峰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产生紫烟了?紫烟指什么? 紫色的烟雾飘在半山腰说明了什么?(山高) 哪个字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 能读出那种感觉吗?(产生了一点,能不能再多点。让人感觉像神仙之庐了) 让我们一起把那美妙的感觉读出来好不好? 【设计意图】:补充相关古诗,进行一种互文式的会意阅读,增加情趣、隐性积累。 (2)“遥看瀑布挂前川” 同样是远看,刘禹锡眼中的洞庭是怎样的?引背《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设计意图】:复习熟悉的古诗,增强迁移。 在云雾缭绕间、在青山之中,挂着一条瀑布。怎样挂在上面? 瀑布像 挂在山前。(白布,白纱) 【设计意图】: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为后续练笔作铺垫。 如果你来到山脚下抬头仰望瀑布,你会有什么感觉?(陡) 你会听到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那会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珍珠串成的帘子。   生:我看见瀑布闪着银光,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泻而下!   生:我看见青山衬着绿水。仿佛两条蓝绿相间的带子。 师: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出示幻灯片:瀑布图)瀑布给你什么感觉?   生:雄伟!   生:壮丽!   生:气势磅礴! 4.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看到这些李白想到什么? 引读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飞流直下”说明了什么? “千尺”是什么写作手法? 是夸张的说法,应该是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来。 师:你理解的真好!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 “万”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夸张的写法吗?你能把夸张读出来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桃花天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行路难》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大家知道这么多的诗句,真不错! 5.瀑布不是银河,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联想?读读诗句,看能不能从中捕捉到诗人灵感的火花。指名说,(因为银河在最高的九天上)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古诗比喻精妙 6. 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