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城市规划理论大调查
《城市规划思想史》调研
—规划或设计理论大调查
姓名:
班级:
学号:
城市规划理论大调查
1.“田园城市”理论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他的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他以一个“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具体阐述其理论。规划人口3.2万人,占地404.7m2。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和6条放射线路组成,中心是20hm2的公园,向外依次为公建、公园、商店、学校、住宅等;城市外围有2033.4 hm2土地供农牧业生产。他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联系城乡关系,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提出了见解,对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因此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於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的影响: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2.《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宣言
1922年柯布西耶写了《明日的城市》一书,提出了巴黎改造方案。主张减少市中心的建筑密度、增加人口密度。建筑向高层发展,增加道路宽度及两旁的空地、绿地,大胆改变大城市的传统形式的结构布局。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后称为《雅典宪章》。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1977年12月,一批著名的建筑师、规划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的实践做了评价,认为《雅典宪章》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但认为其规划追求功能分区的办法,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而应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会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宣言》,其中还提出了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法国勒·柯布西耶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他提出了光明城市理论,描绘出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光明城市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设想在城市里建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大片绿地,为人类创造充满阳光的现代化生活环境.他认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数量增多多,速度提高,但是现有的城市道路系统及规划方式与这种要求产生矛盾;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因此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现有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他还认为,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辆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愈近市中心愈集中,而城市因为是由内向外发展,愈近市中心道路愈窄.他主张中心空地,绿地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
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重新审视了功能理性主义的思想,宣扬社会文化,强调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文化、社会交往和政治结构,从而更多的考虑了城市的文化功能和“人文关怀”,并提出了“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
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经历了44年。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从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功能理性思想,逐渐转变为注重城市人文生态功能的理念,规划的实施应能适应城市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每一特定城市和区域应当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标准和方针,要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居住空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