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通运输]飞机总体设计-4第四讲_飞机总体布局型式的选择_大飞机
* 4.5.2 尾翼参数选择 鸭式布局飞机的鸭翼尺寸 对采用操纵型鸭翼的鸭式布局飞机,机翼提供大部分的升力,而鸭翼主要用于操纵。根据现有的该类飞机数据,鸭翼容量系数约为0.1,尾力臂的变化范围大约为机身长度的35~50%。 对采用升力型鸭翼的鸭式布局,鸭翼和机翼一起产生升力,此时尾容量系数法不适用,应按照所需的总机翼面积进行分配,通常是鸭翼占25%,机翼占75%。 * 4.5.2 尾翼参数选择 全动平尾与升降舵参数选择 对大后掠的全动平尾,宜采用斜轴形式——转轴沿平尾结构后掠角布置 对中等后掠角梯形平尾,宜采用直轴形式——转轴垂直于飞机对称线 一般转轴取在平尾的30%~35%平均气动弦长范围 在采用升降舵时,对速度不高的飞机,舵面相对面积约取为0.3~0.4;对跨音速飞机,相对面积约0.2~0.3 方向舵的面积一般为立尾面积的20%~30% * 飞机型式选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述飞机鸭式、无尾式和三翼面布局的特点。 简述方案设计初期选择战斗机和亚音速运输机翼型的基本原则。 飞机机翼的主要平面参数有哪些? 如何初步确定飞机的后掠角? 复 习 题 * 用作图法表示出机翼、鸭翼和平尾平均气动弦的确定方法,并标出机翼的亚音速气动中心位置。 分别说明上单翼和下单翼布置在气动和结构上的特点。 简述在尾翼布置中如何考虑改出尾旋的需要。 简述飞机外形隐身设计的基本原则。 复 习 题 * 谢 谢! * /photo/2006-08/22/content_4990339_1.htm /05/1206/17/24ACIC_3.html * /desk/class14/3697/3f1a828ef949c4d7.htm n245194712.shtml * /content-233493-1.html * /mx/799/4321_7.htm 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Maneuvering Technology Demonstrator (S/MTD) /centers/dryden/news/FactSheets/FS-048-DFRC.html Those modifications included equipping the aircraft with a digital fly-by-wire control system, canards (modified F-18 horizontal stabilators) ahead of the wings and two-dimensional thrust-vectoring, thrust-reversing nozzles * 2/bbs/bbsinfo.jsp?bbsno=1312558forumid=29. (互动游戏论坛) * /topicdisplay_safe.asp?TopicID=1682606Page=1 * /mirror/airforce/fighter/f18.htm * /thread_157995_1.html * /jsht/jbz/kj/zhanji/mg/j-3.htm * /kj/junshi/zlgc/200610/12727.asp /images/beechcraft_starship_001.jpg * 4.4.2 机翼外形设计 机翼相对机身的垂直位置-中单翼结构布置 中单翼主要的不足是结构上的。对上单翼和下单翼布局来说,机翼可以贯穿机身,这种安排不会影响内部装载的布置,而中单翼会受到机身内部装载布置的强烈影响。 4.4.2 机翼外形设计 中单翼布局通常采用环形加强隔框来传递机翼的载荷,或采用折梁,修形的方式穿过机身,这样可能会增加机翼的结构重量。 * * 4.4.2 机翼外形设计 机翼相对机身的垂直位置-下单翼结构布置 有利于起落架的设计,起落架可以直接收回机翼中。对双螺旋桨发动机来说,起落架可方便的收回到发动机短舱。但要避免螺旋桨桨叶打到地面。 * 4.4.2 机翼外形设计 下单翼在应急着陆时对旅客起到保护作用;水上迫降时,机翼在下,机身浮在水面上,应急疏散旅客比较方便。 机翼可以贯穿机身,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 为了增加横滚稳定性,机翼需要上反。 机身离地高度较大,装卸货物不便。 一般来说,军用运输机采用上单翼,旅客机和轻型飞机采用下单翼,军用战斗机则各种都有。 * 机翼的纵向位置需要根据飞机的重心和飞机的稳定性操纵性的指标来确定。 尾翼在后的静稳定飞机,机翼的最初位置应使飞机重心位于30% MAC(Mean Aerodynamic Chord)处;考虑机身和尾翼的影响后,重心应大致在25% MAC处。 有后尾翼的不稳定飞机,机翼位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