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必修5电子题库:单元综合检测(四)含答案.docVIP

鲁人版语文必修5电子题库:单元综合检测(四)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综合检测(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yīnɡ)     安之若素(平常) 致命(使……丧失) B.精髓(suí) 骇人听闻(惊吓) 手足之情(喻兄弟) C.磐石(pán) 不克自拔(能) 承诺(诺言) D.无济于事(帮助) 不言而喻(明白) 履行(nǚ) 解析:选A。B项,髓应读suǐ;C项,诺:应允,答应;D项,履应读lǚ。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任劳任怨 万古长流 白雪皑皑 对现诺言 B.公诸社会 源远流长 携手前进 纷至沓来 C.坎坷曲折 巍巍峰巅 浓阴蔽日 汹涌澎湃 D.种族歧视 心急如焚 资金不足 息息相关 解析:选A。对—兑。 3.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古诗中有许多惯用的意象,它们表达的________已经约定俗成,如“杨柳”表惜别怀远,“归雁”表游子思乡…… ②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盘”上阴影的________。 ③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________着学术,一些学者偏离正轨,或见利忘义,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A.含义 疑窦 侵蚀   B.蕴含 疑虑 侵蚀 C.含义 疑虑 侵袭 D.蕴含 疑窦 侵袭 解析:选A。蕴含,动词,不宜作“表达”的宾语。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合语境。侵袭,从过程与后果上讲,都弱于“侵蚀”,用在这里不甚达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市数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经过数夜蹲守,终于抓获了这起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 B.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青年,只是因为欠缺某种能力,以致有时有劲使不上,感到爱莫能助。 C.本来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让你们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 D.初中毕业时你送我的那只钢笔,样子虽不太好看,但很好使,这么多年来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解析:选C。C项,不三不四: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此处用后一个意思,正确。A项,倾巢出动:指出动全部力量,含贬义。用在此处褒贬混淆。B项,爱莫能助:指心里愿意帮助,但力量达不到。不能接在“感到”后面,不合逻辑。D项,敝帚自珍:指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珍惜,谦辞。不能指别人赠送的东西,谦敬失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之际,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广泛同美国社会各界接触,向美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传递中国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的信号。 B.春节临近,喜庆欢乐的气氛,随着一排排商铺门前挂起的大红灯笼,居民楼里家家户户张贴的喜气洋洋的门联,浓浓的年味传遍了大街小巷。 C.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拍摄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塑造和加强了中国繁荣发展、开放和谐的国家形象,是新时期对外传播的又一新的形式。 D.“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在孔庙拉开了序幕,再现了传统节日场景,有助于广大民众更好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解析:选D。A项,语序不当,应当“同美国社会各界广泛接触”;B项,不合逻辑(中途易辙);C项,“加强……形象”搭配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概括成三个字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