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科技]第三章-1 扫描隧道显微镜.pdf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第三章-1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章 扫描探针技术 第一节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第二节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1 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 Introduction • Quantum tunneling in STM • STM Instrumentation • STM Operation modes • STM Examples •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2 概况 1、STM的产生背景 • 自从1933年德国科学家Ruska和Knoll等人在柏林制成第一台电子显微 镜后,几十年来,有许多用于表面结构分析的现代仪器先后问世。如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离子显微镜(FIM) 等。但任何一种技术在应用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1981年,IBM(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葛·宾尼(Gerd Binnig) 博士和海·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博士及其同事们共同研制成功了世界 第一台新型的表面分析仪器——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简称STM)。 • 1986年,STM的发明者宾尼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葛·宾尼(Gerd Binning) 海·罗雷尔(Heinrich Rohrer) 3 概况 2、STM出现的意义 • 目前具有原子分辨率的科学仪器主要有三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场离子显微镜(FIM)和STM。 • TEM研究的是物体的体性质;FIM只能研究可制备程极细针尖的固体 样品表面原子,因此可研究的样品种类有限。 • STM利用电子在针尖和样品间的隧道效应产生的隧道电流,达到了原 子分辨率。 • STM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在实空间实时地观 察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 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如,1983年G. Binning等人首次给出了Si(111)7x7重构表面的实空 间原子像。 • STM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重大的意 义和广阔的前景,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 就之一。 4 概况 3、STM的优点 • 具有原子级高分辨率,分辨率横向0.1nm、纵向0.01nm 。 • 可实时地得到在实空间中表面的三维图象。 • 可观察单个原子层的局部表面结构。 Atomic Resolution on Pt(100) 5 概况 3、STM的优点 • 具有原子级高分辨率,分辨率横向0.1nm、纵向0.01nm 。 • 可实时地得到在实空间中表面的三维图象。 • 可观察单个原子层的局部表面结构。 • 可在真空、大气、等不同环境下工作,甚至可将样品浸在溶液中, 其工作温度可以在mK到1100K范围,并且探测过程对样品无损伤。 UHV A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