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纲要管理
中国古代史 ★鬼の斗★ 上传于2010-06-18 |5.0分(高于99%的文档)|42959|3446 |简介 |举报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部分 绪论 一、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原始社会:猿人、智人、氏族公社 奴隶社会:夏(形成期)、商(发展期)、周(变革期) 封建社会:五个时期 二、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方法 1.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 2.涉猎一些史学原著、原始史料。 3.学会使用工具书和多媒体技术查找历史资料。 4.尝试进行史学论文的写作。 三、先秦史的大致线索 三个大转变:从猿到人的转变;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第一章 原始社会 一、原始社会分期法 1.按社会组织发展阶段:分为两期(原始群、氏族公社)或三期(原始群、血缘家族、氏族公社)。 2.按人类体质发展状况: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即从猿人、古人到新人。 3.按婚姻形态:乱婚─班辈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4.按制作工具:旧、新石器时代 5.按传说时代: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禹 6.摩尔根分期法: 蒙昧时代:初期、中期、晚期 野蛮时代:初期、中期、晚期 文明时代:用文字记载历史的文献出现 二、学习原始社会历史要掌握的四个要点 1.原始先民的生产力状况 2.人类身体形态的演进 3.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 4.人类婚姻形态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与原始人类的繁衍 一、人类的起源 (一)人的创造说 盘古化育与女娲造人 (二)人的进化说 1.[法]拉马克《动物哲学》: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2.[英]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人类是由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 3.[英]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阐述了人类与猿的亲缘关系,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 4.[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丰富了从猿到人的演变理论。 5.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证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创立了科学的人类起源的理论。 二、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1.猿人阶段的遗址、遗迹 西侯度遗址、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猿人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嘴巴前伸,颧骨较高,脑容量小,下肢弯曲。 2.早期智人(二十万年-五万年前) 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和许家窑人 3.晚期智人(约五万年-一万年前) 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资阳人 第二节 母系氏族社会 一、氏族的形成 1.概念 又称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集体生产、共同消费的一种较稳固的社会组织形态,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内部实行外婚制,公 共事务由选出的氏族长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氏族制度开始解体。 2.形成原因 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改变;自然选择作用;实行族外婚。 氏族实行外婚制:“自一切兄弟和姐妹间,甚至母方最远方的旁系亲属间的性交关系的禁例一经确定,上述的集团便转化为氏族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第4卷,37页) 二、母系氏族公社 (一)特点: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实行母方居住制;在婚姻关系上初期实行族外婚,繁荣期实行对偶婚;妇女在生产和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时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有石器、木器、骨器等,母系氏族初期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中期以后使用磨制石器。复合工具开始出现,特别是弓箭的发明是这个时期的突出贡献;实行原始共产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传说与遗存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区別: 姓:代表母系血统→不变的;区別血统 氏:代表氏族分支→可变的;区別子孙 2.考古文化遗存 裴李岗文化:1977-1979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距今七千年以上。遗址分居址和墓地两部分。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在其文化遗存中,发现了稻、粟、黍的实物标本,反映农业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当时的社会生产已经有了初步分工。 磁山文化:1976-1977年发现于河北武安,年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600年。遗址为一远古村落。村落中分布着房屋、窖穴和集体劳动场所,发现各类文化遗物近两万件。窖穴中的谷物堆积厚度在0.3-2米之间,品种为粟。可见当时黄河中游地区早期农业的发达情况。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目前国内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学界一般将仰韶文化系统分为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三种类型。其特征是:仰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兼作采集和渔猎,陶器以磨光红陶和彩陶为主,陶器上出现的一批刻符受到学界关注;一般认为早、中期为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晚期开始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 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经初步发掘,共有四个相互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电子技术阮新波习题答案.pdf VIP
- 2022年小学低段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通用12篇).pdf VIP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招聘社区工作者50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课件.pdf
- (完整版)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练习题.pdf VIP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雨课堂)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GBT27543-2011-手推升降平台搬运车》.pdf
- 办公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pptx VIP
- 剪映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实战教程:短视频策划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河湖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导则.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