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史地]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VIP

[高一政史地]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政史地]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的更新 1、交通工具的更新过程 木船、马车、轿子 表现 古代: 近代以来 海: 陆 空: 轮船(1865年) 人力车 火车 飞机(20世纪20年代) 19世纪中后期 20世纪初 20世纪50年代 自行车 汽车、电车 有轨电车 公共汽车 收回利权运动 古代的交通工具-—— 木船、马车、轿子 上海在1907年“始有东洋车……人力车始皆铁轮,民国初有橡皮黄包车,而铁轮车遂淘汰净尽”。1923年“始有脚踏黄包车,驾车者登脚踏车于前,而后系黄包车”。 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是一种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黄包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日本,被称作人力车,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13年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所以后来黄包车一词反而较为常用。   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若与本地之独轮车相比,则亦有长有短者。其所短者,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且小车粗陋,自尊者多不屑于乘焉,若不能家内自置一轿,则每苦逼于步行矣。今设二轮车,想于此类大为得便宜之举也。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东洋人力车输入,大受城市居民欢迎 1800年木制自行车 “车式前后两轮,中嵌坐垫。”前轮两旁设铁条踏蹬一,上置扶手横木一。若用时骑坐其中,以两足踏蹬,运转如飞。两手握横木,使两臂撑起,如挑沙袋走索之状,不致倾跌,快若马车,然非习练两三月不能纯熟。” --1876年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电车开驶而后,旅行既便,票价尤廉,境内欢迎……座间客满,肩为之摩,甚至有无甚要事姑借以游览者。其为人所信用可知,而前途之发达更可知。”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1926年9月26日的《晨报》载:“北京一隅,现有汽车二千十余辆之多。去岁一年,竟增多一倍,除自用之汽车外,而汽车行专以外赁为生。”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慈禧生前坐过的汽车   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辗转买下一辆德国产的白色敞篷汽车,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袁世凯迫不及待地到了宫里,把这个新鲜玩意献给慈禧。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 材料一:开铁路则必用火轮车,方可驰骋如飞。无论凿山塞水,占人田业,毁人庐墓,沿途骚扰,苦累无穷。而此路一开,遂专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车马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困。诚如指示,于中国地方大局种种关碍,实属断难准行。且内地股匪未靖,伏莽滋多,遇此等惊世骇俗之举,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断不能平安无事。 ——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同治四年三月十九日 材料二: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彼虽曰自能派人看守防护,设其人为百姓所戕,彼能晏然不问乎?设我百姓为其人所戕,我能晏然不问乎?万事皆可从权,民心必不可失。应谕以中外一体,彼此宜各顺民情。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无后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 ——总理船政沈葆桢《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如果我失败了,那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会是所有中国工程师,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不幸!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我别无选择!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上海磁悬浮列车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浦东国际机场,线路全长30公里,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1公里,单线运行时间为7分20秒。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高速磁悬浮铁路。   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