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祠文档
一、晋祠的演变历程 2、初具规模时期 3、发展壮大时期 4、鼎盛时期 晋祠的转折点在宋代,因为宋以前晋祠祭祀的主神是唐叔虞,唐叔虞祠又名晋王祠,或晋祠。但是宋代大规模地修建尤其是圣母殿的修建更是扩大了晋祠的规模,扩大了晋祠的内涵和外延。宋初统治者毁晋阳城同时为了“积功德” 就在晋祠进行修建,妄图使大宋江山万代千秋,用5年的时间,先后翻修扩建了唐叔虞祠等建筑。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在晋祠大兴土木,刻碑记事,修建了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并在圣母殿殿前修筑鱼沼飞梁。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加祀叔虞之母邑姜为“昭济圣母”,崇宁元年 (公元1102年)又给“昭济圣母” 加封为“显灵召济圣母”。自从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内建筑布局规模有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宋元佑(公元1086—1093年)、绍圣(公元1094—1097年)年间,周围百里的善男信女募集资金,铸造铁人来进一步壮大圣母的威仪,祈求平安。之后,又增建了献殿用来摆放祭祀圣母的供品、钟楼、鼓楼及金人台、水镜台等,这样晋祠自古就有山水之胜的自然条件,又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修建规划,闻名全国。北宋诗人范仲淹先后到晋阳,游览了三晋第一名胜晋祠,后感慨万千,文思激发就写下了“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的佳句。 5、修建完善时期 元、明、清历代又陆续增加了昊天神祠、三清洞、骀庙、东岳祠、吕祖阁等许多建筑,逐渐形成了集儒、道、释于一体的祭祀祠庙。 封建社会末期至民国时期一直到建国前,在这段漫长的时期内由于战火连年,社会秩序混乱,晋祠也遭遇了破坏,如1900年义和拳集晋祠,1927年荣鸿胪修筑陶然村别墅,叫荣家花园。同时也有著名人士前来祭拜,1929年冯玉祥前来晋祠祭拜,1934年蒋介石和宋美龄来晋祠,1936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夫妇到晋祠考察。 总之这段时期,对于晋祠内建筑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扩建。直到建国以后才对晋祠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和规划。 6、重现辉煌时期 1、晋祠的布局 整个晋祠布局以中轴线对称方式的布局形式,中、北、南三部分。由晋祠正门沿中轴线从东向西依次有,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楼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是整个晋祠内的主体建筑。在与中轴线连接的部位还有晋溪书院、王琼祠、傅山纪念馆等,整个这一部分主要突出体现的是儒家文化。 祠北部的建筑主要有,文昌宫、东岳祠、关帝庙、唐碑亭、唐叔祠、朝阳洞、财神洞、老君洞等,这一区域主要凸显道教文化,建筑都是依地形的起伏而自然排列,错落有序。体现了古代建筑师的聪明才智。 祠区南部是以佛教为主的一组建筑,有:三圣祠、白鹤听、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祠以及十方奉圣禅寺、浮图院等。 2、主要景观 晋祠突出的有古十六景和三绝、三大建筑、三大名刻、和三大文物。 三绝为: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周柏。 三大古建为: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 三大名刻:唐太宗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华严经石幢、《柏月山房记》 三大文物为:周令文《重建晋祠碑亭记》、傅山手书《晋源之柏第一章》、曹溶诗《晋祠记游十二首》。 (2)鱼沼飞梁 晋祠的鱼沼飞梁是我国目前最有价值的十字行桥梁。它位于献殿和圣母殿之间,是水塘和桥梁的合称。在古代把方形的水塘称为沼,圆形的水塘称为池,因为这塘是方形的所以称为沼,又因为沼中有鱼往来嬉戏,又叫作名鱼沼。池中有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石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着十字形桥面,东西长19。6米,宽5米,高出地面1。3米,左右下斜连到沼岸。桥面上铺路砖,桥边立栏杆,整个造型就像大鸟展翅欲飞所以称为飞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是结构新奇的十字桥,这是世界上的孤例。第二是对《水经注》记载的实物考证,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的实例,并且可能被认为是立交桥的最早模式。 郭沫若、梅兰芳于1959年夏天,参观了晋祠圣母殿后,非常惊叹,称侍女像为“神品”。郭沫若当即作七律诗一首,精辟地概括了晋祠:“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荇沼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总之,晋祠的这组宋代彩塑,反映了雕塑艺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赋予人生命和真实情感,反映现实生活,在雕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它为我们今后研究宋代雕塑艺术方面提供了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实物资料,同时对研究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制度,以及宋代的艺术创作思想,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三、晋祠的探索与发现 晋祠原本是祭祀唐叔虞的祠庙,但是今天我们去晋祠更多的是瞻仰圣母,而非唐叔虞。之前的唐叔虞祠就是晋祠,但是今天我们不能在将两者相题并论,晋祠的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