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林牧渔]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

(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 二、三级培养基配制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1.称料 先称主料,再称辅料 2.拌料 3.调节pH值 4.分装培养料 5. 清洁(洗或擦)瓶、袋外壁。 6.封口 三、培养基的灭菌 2.孢子分离(有性繁殖) 将试管中的菌种移接至另外的试管培养基上称为转管 。 一级种的扩大培养 步 骤 ①将待接的斜面试管以及一级种接种针等放人已消毒的接种箱内。 一级种的扩大培养 步 骤 ②用75%的酒精溶液棉球擦双手消毒。 ③左手持住空白斜面试管和一级种,右手夹持棉塞,火焰封口。 一级种的扩大培养 步 骤 ④将接种针顶端烧红,并将整支接种棒在火焰上过火。 一级种的扩大培养 步 骤 ⑤挑取黄豆大小的菌丝琼脂块,迅速移接到空白斜面中央,将棉塞塞回试管。 一级种的扩大培养 步 骤 ⑥将已接种好的试管放人恒温培养箱,在24—28℃下培养,长满试管即可使用。 转管 返回本节 三、原种、栽培种的接种 接原种 用接种耙取蚕豆大母种 放于瓶中料面上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接栽 培种 用接种匙(镊、铲)取枣大原种 放于袋的两端或瓶中料面上 表面老菌丝及 老种块勿接入 返回本节 栽培种接种 返回本节 第五节 菌种培养与质量鉴定 一、菌种培养 (一)培养条件 (二)技术环节 二、菌种质量鉴定 (一)母种质量鉴定 (二)原种和栽培种质量鉴定 返回本章 (一)培养条件 场所清洁 空气清新 光线暗 空气湿度 60%~70% 温度约25℃ 一、菌种培养 返回本节 (二)技术环节 1.母种 培养 及时挑拣污染管 分离的母种要纯化→出菇试验 →使用 控制菌龄(即将长满斜面) 培养时间5~10天 返回本节 母种培养 返回本节 2.原种 栽培种 的培养 培养时间:约30天 勿堆放过挤 及时挑拣污染瓶(袋) 栽培种的菌袋缺氧时可刺孔增氧 控制菌龄(菌丝长满后7~10天使用)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刺孔点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二、菌种质量的鉴定 形态特征、生理特性、 栽培性状、经济效益等 鉴定 项目 (一)母种质量的鉴定 、 菌丝白、整齐、粗壮、 有弹性、萌发快等 1.外观 好 差 丝干燥、收缩、自溶 产生红褐色液体等 返回本节 退化母种 好母种 返回本节 2.鉴定 耐干湿性试验 接入母种→正常生长 原种 培养基 含水量 <50% >70% 耐高温性试验 仍正常生长 适温培养7天 30~35 ℃锻炼24h 再适温培养 返回本节 出菇试验 栽培 出菇快 产量高 品质好 抗逆性强 返回本节 (二)原种、栽培种质量的鉴定 具有 菌丝白 均匀、粗壮、有菇香味 接种后萌发快 菌种种类 品种名称 菌种级别 代 时 生产厂家 接种日期 用于生产 没有 无杂色、无黄水、无结皮、等现象 返回本节 产生原基 返回本节 类 型 天然:天然有机物 合成:已知成分的化学药品 半合成:二者结合 原料 来源 状态 液体:营养液 固体 固体:天然固体原料 固化:加1.5%~2%琼脂 表面形状 斜面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 (二)培养基的类型 返回本节 粉状 条状 属天然植物多糖? 融点96℃以上 凝点40 ℃以下 冷水中不溶 透明度好、粘着力强 不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特性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二、各级菌种的培养基 (一)母种培养基 1.通用配方 2.配制过程 PDA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 琼脂15~20g、水1000m1 返回本节 煮沸20min,取定量滤液 制马铃 薯滤液 滤液沸时加入,融后加余料 融化琼脂 勿污管口,控制装量 分装试管 准备灭菌 扎捆 调解pH 10%NaOH或HCL 返回本节 棉塞制作过程 返回本节 白糖1,石灰1,过磷酸钙1 辅料 棉籽壳87,麦麸10 主料 配方(%) 棉壳、麦麸干混 余料溶于水后浇入主料 清水翻拌至含水量 配制 1.种类 (1)棉籽壳培养基 返回本节 石膏粉1%,碳酸钙0.5% 辅料 麦粒、玉米粒等98.5% 主料 调pH 与分装 pH:一般为8.0左右 原种培养基装大口瓶 栽培种培养基装菌种袋 配方(%) 颗粒洗净,1%石灰水泡胀 文火煮沸15~20min 晾至无明水后拌入余料 配制 (2)颗粒培养基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栽培种的装袋 返回本节 (一)母种培养基的灭菌 无菌检验 约30℃条件下→空白培养2~3天 灭菌与摆斜面 摆斜面 1kg/cm2(103kpa、121℃) 20~30min 返回本节 (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 高压灭菌 1.5kg/cm2(152kpa、128.1℃)灭菌1~2h 返回本节 常压灭菌 100℃灭菌10h左右→再闷12h 要求 攻头、控中、保尾 返回本节 第四节 菌种的接种 一、无菌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