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概况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科护理概况PPT

医学课件 好发部位: 仰卧位 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脊椎隆 突处、骶尾部、足跟 侧卧位 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 的内外侧 俯卧位 耳、颊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 器、膝部、脚趾 预防: 1、避免组织长期受压。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3、保护病人的皮肤。 4、背部按摩。 5、增进营养。 6、鼓励病人活动。 分期及护理: 1、淤血红润期(红肿热痛,短期内不消失, 完整性未破坏) 处理:去除病因,增加翻身,保持床单位整 洁、干燥,避免摩擦。 2、炎症浸润期(紫红色,皮下硬结,可出现 水泡) 处理: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预防水泡破 裂,大水泡严格无菌技术下用注射器抽 吸 3、浅度溃疡期(水泡扩大,破溃,创面有黄 色渗出液,疼痛加剧) 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鹅颈灯照射,鸡 蛋内皮敷料。 4、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 层,创面发黑,有脓性分泌 物,臭味) 处理: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 生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表现为:下肢不对称和一侧肢体突然发生的 肿胀,伴疼痛,特别是腓肠肌区的钝 痛,行走加重,浅静脉紧张。 危险因素: 1、静脉回流滞缓(瘫痪、长期卧床) 2、静脉壁受损(静脉穿刺、手术损 伤、输注高渗溶液) 3、血液高凝状态(脱水、高脂高糖、 妊娠) 预防: 1、按时按摩下肢肌肉。 2、早期下床活动,卧床病人鼓励其股四头肌训练。 3、穿弹力袜。 4、间歇性外部加压泵。 5、静脉穿刺避免下肢,力求一次成功。 6、必要时使用药物。 治疗: 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暖。 2、遵医嘱予以止痛、抗凝治疗。 3、注意观察肺栓塞(气急、咳嗽、呼吸 困难、发热) 五、常见治疗及操作 石膏外固定 适应症:骨折固定、矫形术后固定、四肢的 神经血管肌腱损伤术后制动、骨关 节炎症的局部制动、关节损伤脱位 复位后固定。 常见类型:石膏托、管型石膏、石膏夹板、 躯干石膏 注意事项: 1、保持正确体位 宜卧硬板床。四肢石膏固定的患者,应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厘米,并放置稳妥不可扭曲;躯干部石膏者,躯干凹部用枕垫支起,使患者舒适。 2、石膏未干前抬动时用手掌,禁用手指抓捏,压迫,以防止石膏变形压卡皮肤。未干前不可盖被物,可用风扇吹干,但注意勿烫伤。 3、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搬动或更换体位时,注意平托并保护石膏,切勿牵拉、压迫,防止石膏断裂。 4、若出现肢端的皮肤发冷,发紫,肿胀、疼痛、麻、活动障碍等情况时请及时与医护人员交流,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5、若石膏上出现血迹渗出或床单上出现鲜血,有可能是活动性出血。 6、若石膏内出现腐臭味,很可能是石膏内发生溃疡或感染。 7、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有污物时要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更换,勿使尿液,粪便或汤汁污染石膏。 8、每日活动未被石膏固定的健康肢体,以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牵引 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四肢和某些脊柱疾病的治疗,或者作为术前准备、术后制动的手段。 分类:皮牵引、骨牵引、兜带牵引 护理: 1、注意患肢血液循环 若因包扎过紧而 压迫血管、神经,可引起肢端的皮肤发 冷,发紫,肿胀、疼痛、麻、活动障 碍。 2、维持有效的牵引 (1)患者宜卧硬板床,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厘米~30厘米;颅骨或颌枕带牵引时,应将床头抬高15厘米~30厘米,形成反牵引力。 (2)保持牵引装置的有效性 患肢与牵引绳在一条直线上;牵引绳上不能放重物;牵引锤必须悬空,不能着地;根据病情决定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