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杜甫.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杜甫

第四章 杜甫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创作,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高峰,成为共识和公论。 第一节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 一、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号“少陵野老”,因官职又称“杜工部”。 1.读书、游历期(35岁之前)。 青年时代的杜甫充满浪漫精神,“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2.公元746-755年,困守长安期。 2、困守长安十年期(35-44岁)。 生活经历:入仕前的生活坎坷,入仕后的不得志遭遇。 创作经历:一些现实主义名篇先后问世,老杜风格也得以确立。 3、陷贼与为官时期(44-48岁)。 生活经历: 杜甫遭遇了逃难、陷贼、出逃、归朝等经历。 创作经历:形成现实主义创作的高潮。 4、漂泊西南期(48-59岁)。 生活经历: 先后生活于四川、湖南一带。 创作经历:繁荣期,内容丰富,艺术精美,风格上也更为多样。 杜甫生平简介 二、杜甫的思想: 杜甫以儒家为主要思想。习惯以儒自称,如:“有儒愁饿死”,“儒冠多误身”,“儒术岂谋身”,“乾坤一腐儒”,“干戈送老儒”,并以稷、契自比,希望“致君尧舜”,把忠君与忧国忧民联系在一起,形成他终身不渝的忠君恋阙、忧国忧民的思想。 三、 杜甫的诗歌创作: 1、“诗史”性质。 杜甫用他的诗歌,记录了安史之乱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乱离中所遭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把战火中人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令人千载之下为之动情,被后人誉之为“诗史”。如《石壕吏》。 2、叙事技巧达到高度成熟。   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着力于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引入某种氛围、境界。杜诗叙事,还融入强烈的感情,他的一些诗,很难分出是叙事还是抒情。记叙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是杜诗异于盛唐诗歌之处。如《兵车行》。 第二节 杜甫的律诗 杜甫律诗的成就: 一、首先在于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虽受字数格律的限制,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如用律诗写壮游诗《望岳》,时事咏怀诗《春望》、《月夜》。 羌村三首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二、以律诗写组诗 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多用组诗的形式。其七律的代表作《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精品。 三、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  杜甫晚年的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和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而写的拗体,也是一种成熟之后的通变。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登高》、《蜀相》 。 第三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 一、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达情意深曲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其感情基调是悲慨。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此诗为杜甫五言古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时为天宝十四载(755)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玄宗携扬贵妃往骊山华清池避寒,十一月安禄山起兵造反。杜甫经过骊山时,安史之乱的消息尚未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露社会动乱的端倪。诗从开头至“放歌破愁绝”为第一段,抒写自己的政治饱负以及不得志的遭遇。从“岁暮百草零”至“惆怅难再述”为第二段,写路经骊山的感想。最后为第三段,写自己家庭的不幸及引发的感慨。 一、简述本篇“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1、“穷年忧黎元”的怀抱与“窃比稷与契”的远大理想和危机四伏的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赋予这首诗浓厚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使沉郁成为诗的感情基调。 2、百转千回的感情表达方式,尖锐的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使深广忧思的书写愈显其顿挫跌宕。 《唐宋诗醇》云:“此与《北征》为集中巨篇,摅(shu抒)郁结,写胸臆,苍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