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 二 汉代儒学 材料导入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唐朝诗人章碣《焚书坑》 材料 问题情境 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 焚书坑儒。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你怎样评价“焚书坑儒”? 推进新课 推进新课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问题情境 教师讲解 ①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一、“焚书坑儒”批判 推进新课 怎样评价“焚书坑儒”? 问题情境 教师讲解 ①实质:是文化专制政策。 ②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统治。③消极影响: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b、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c、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有人称之为“灭学之祸”。 推进新课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问题情境 教师讲解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推进新课 推进新课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吗? 问题情境 教师讲解 ①政治方面:存在王国问题和相国权重问题——实行“推恩令”和设立中朝; ②民族关系方面:匈奴问题和越族问题——抗击匈奴和设立三郡; 二、“罢黜百家” ③经济方面: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 ④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推进新课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 上述材料中包含董仲舒的哪些主要观点?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推进新课 ①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材料三)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的观点。(材料一和二) ③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提倡轻徭薄赋的观点。 ④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的观点。 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董仲舒的儒学继承、发展并改造了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 教师讲解 推进新课 汉武帝采纳的原因:从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改造了的儒家思想从理论上满足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被汉武帝采纳,成为汉代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教师讲解 结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本质上相同,都是文化专制政策,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这是他们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性。 推进新课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问题情境 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 不 同 点 原因 秦刚统一;统治受儒士攻击 汉国力强盛;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统治者需要 对儒学态度 排斥、打击 尊崇 作用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相 同 点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实质 文化专制 作用 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钳制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推进新课 概况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三、太学的出现 推进新课 推进新课 太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问题情境 教师讲解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听收敛。 推进新课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问题情境 教师讲解 主要有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种。 世官制: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西周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占有封地。 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优质习题(含答案).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共19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习题(含答案).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5.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共31张).pptx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5.3“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共37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共26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4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公开课教案.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