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朵祜之旅
朵祜之旅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天气:阴雨转晴
今天,一大早起来,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带着一路的好心情,爸爸妈妈和李老师他们,继续陪着我们去朵祜,寻找小河淌水的源头。
在去往朵祜的路上,路非常的泥泞、巅簸,雾很大。车子行驶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山体塌方,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横七竖八地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只能下车搬那些倔强的石头,那些石头很沉,只能一点一点的搬,很费力但也很开心,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些拦路石“请”到了路边。我们又坐上车继续前往朵祜,看着旁边的风景,真美丽呀!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朵祜村。
我们先是去到村委会,找到了朵祜村的总支书记李华昌大伯。他告诉我们,朵祜村是一个山歌王国,几乎所有的人三、四岁就开始学唱彝族山歌了。这让我们惊叹不已。
离开村委会后,我们去到了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唱红了《放羊调》的李彩凤李奶奶家。李奶奶一见到我们,便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向她说明了来意,并做了自我介绍。李奶奶跟我们讲了许多有关《放羊调》的故事,她说,她1953年就开始学唱《放羊调》,唱了58年了,曾经去过中央电视台,唱到过很多地方。她还告诉我们,弥渡是花灯的海洋,有四大金曲,《绣荷包》、《十大姐》、《小河淌水》、《弥渡山歌》。然后,我们请李奶奶给我们唱了一首《放羊调》,我沉醉在了她那优美、纯朴的歌声中,我才知道什么是原生态唱法,李奶奶从13岁就唱到了现在,70多岁的李奶奶还能唱出这样的歌声,让我们敬佩不已。
我们采访完李奶奶后,回到村委会吃饭。李奶奶给我找了一套非常漂亮的彝族服装。吃完饭后,李奶奶和妈妈给我穿上了彝族服装,我照了照镜子,觉得这身服装好美呀!在看看头饰全是纯手工的,还很重。我们穿好服饰去到了一个场子里,有一些人给李奶奶拍照和录像,还到外面去拍外景。我们这些小记者也跟着去观摩学习。李奶奶又饱含深情地唱起了放羊调和彝族情歌、、、、、、、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来给李奶奶拍专集的,因为李奶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这时,来了一些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他们都穿着漂亮的彝族服装。李奶奶就组织男女对唱、打歌。当然,我们也不能错过,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先是打歌,一位老大爷为我们弹奏起三弦,李奶奶则是教我们打歌的脚手动作,左右、左右左、右右左、、、、、、、搞得我晕头转向,接着我们对歌,但是我也唱不会,只是跟着哼。
今天,我不仅穿了彝族服饰,还跟李奶奶学打歌、学对唱情歌,真是快乐的一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