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社会认知.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社会认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因、文化、性别——社会行为 * 基因的影响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自然选择使得有利于物种生存的基因会逐渐增多。 有利于物种生存的基因,有些受生理特征的影响,也有些受心理特征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大脑的目的就是以最有利于我们成功进化的方式来引导我们的生物器官和行为(Barash, 2003)。 * 我该信任谁,害怕谁? 我应该帮助谁? 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和谁结婚? 我应该服从谁? 我应该控制谁?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这些问题作出的情感和行为的答复跟我们的祖先非常像,正是由于这些社会性的任务对世界各地的人类都是相似的,所以人们才会倾向于作出类似的回答,诸如所有人类都会按照权威和地位来对人划分等级。 * 文化的影响 你认为未婚先孕是错误的吗?(1997年世界范围内的调查,Gallup Lindsay, 1999) * 文化的多样性 美国人吃牡蛎但是不吃蜗牛。 法国人吃蜗牛但是不吃蝗虫。 祖鲁人吃蝗虫但是不吃鱼。 犹太人吃鱼但是不吃猪肉。 印度人吃猪肉但是不吃牛肉。 俄国人吃牛肉但是不吃蛇肉。 中国人吃蛇肉但是不吃人肉。 但是,新几内亚的加尔人却觉得人肉很好吃。 Robertson, 1987 * 文化的相似性 文化多样性的表面之下,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最鲜明的一些文化相似性,或称社会规范有: 对乱伦的限制:所有社会都不赞成乱伦。关于生育的生物学研究总是受到伦理的争议。 关于友谊的社会规范:尊重、忠诚 关于人类个性特征的描述:大五人格: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关于等级的规范:尊重长者、尊重地位更高的人。 * 文化的融合 戴安娜王妃之死 英国的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在一个法国隧道里发生了车祸。他们的德国汽车有着荷兰的发动机,由一名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比利时人驾驶着。后面紧跟着骑着日本摩托车的意大利狗仔队。最后,一名美国医生用来自巴西的药对他们进行了抢救。 * 性别的影响 人类的差异表现在很多维度上,如身高、体重等。但是,对个体意识和社会关系而言,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是种族和性别(Stangor, et al., 1992) 性别差异 人类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45条与性别无关(Harris, 1998),因此,在很多身体特征上,男女并没有差异,比如坐立、长牙、行走的年龄。 人类的大脑结构非常相似。尽管男性有更多的神经元,女性有更多的神经链接,但在词汇量、创造性、智力、自尊、幸福感等心理特征上及其相似。 但是,相似不等于相等。男性和女性在脂肪和肌肉含量、身高、味觉和声音敏感性、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成瘾、暴力行为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差异。 * 关于性别差异的一些研究主题 独立性和联系性 社会支配性 攻击性 性特征 * 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对我们的影响 在解释人类的态度和行为时,生物和文化的解释并不是对立的。实际上它们是相互影响的。生物因素在文化背景下起作用,而文化因素在生物因素基础上施加影响。 个人和情境的交互作用 个体对某一个特定情境的解释和反应有差异。 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 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 * 社会认知:小结 认识他人 解释他人 预测他人 目的 对自己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 对群体的认知 类型 途径 观察 归因 形成印象 下一讲:态度和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成印象 第一印象 并非总是正确,但总是最鲜明、最牢固 整体印象 认知偏差 形成印象: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个性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的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 社会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投射效应 思维定势 社会刻板印象 自我实现预言 保守性偏差 过度自信倾向 不要被鲜活的印象冲昏了你的头脑。你应该说:“印象,等我一下,让我看清你的模样和你所扮演的角色。” ——Epictetus * 首因效应 指在人们交往中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并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 首因效应,也就是俗称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影响着以后的交往 * 近因效应 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事物给人留下的最后印象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消失。对一个事物或对一个人接触的时间延长以后,该事物或人的新信息、最近的信息就会对认识和看法产生新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原来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