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皮炎的诊治策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缓解药物的不良刺激 -- 降低皮肤的敏感性 -- 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面部皮炎的局部治疗—医学护肤品 谢谢! * 痤疮皮损的形成过程 痤疮皮疹始于微粉刺,微粉刺既可以发展为非炎症性皮损(粉刺),也可以变成炎症性皮损(丘疹或脓疱)。 局部应用维甲酸制剂对抗微粉刺是一种非常好的痤疮治疗办法,因为微粉刺是其它所有痤疮皮损的基础。因为微粉刺成熟大约需要8周左右,因此评估痤疮治疗的疗效至少要在治疗8周以后进行。 微粉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在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下形成炎症性痤疮,一个是形成非炎症性痤疮如白头和黑头粉刺。因此,使用外用维甲酸减少微粉刺是治疗痤疮的一个关键步骤。 * 此处结果表明,在保湿功能和屏障功能恢复的同时,皮肤对乳酸刺激的过度反应也在降低。 面部光感性皮炎--光毒性反应 发病机理:光化学反应及自由基损伤 临床特点:初次接触发病,剂量效应 外源性光敏物质: 焦油及衍生物:吖啶、氮蒽、菲 呋喃香豆素类:8-MOP,Psoralen 植物类:灰菜、芹菜、无花果 染料类:曙红-美兰,玫瑰红,蒽醌 内源性光敏物质:卟啉类 面部光感性皮炎--光变态反应 发病机理:光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特点:初次接触不发病,类似湿疹:葵子麝香、檀香油、香豆素类 抗生素类:磺胺类,四环素类 慢性光化性皮炎CAD:PD-PE-PLR-AR (五)面部脂溢性皮炎及其相关问题 -- 脂溢性皮炎 -- 寻常型痤疮 -- 玫瑰痤疮 -- 酒渣鼻 -- 口周酒渣鼻 -- 口周皮炎 -- 化妆品皮炎 痤疮丙酸杆菌 趋化因子 微粉刺 炎性皮损 闭合性粉刺 开放性粉刺 毛囊皮脂腺 皮脂增加 脂肪酸刺激 过度角化 皮脂聚集 毛囊扩大 角化物聚集 两者均有共同的病理基础: 脂溢性皮炎与寻常型痤疮 1)毛囊皮脂腺炎症 2)微生物感染 3)炎症和免疫反应 玫瑰痤疮与酒渣鼻 玫瑰痤疮:Rosacea Acne 痤疮+炎症性毛细血管扩张 酒渣鼻:Rosacea 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 口周酒渣鼻 Perioral rosacea 眼部酒渣鼻 Ocular rosacea 4、痤疮与接触性皮炎混合存在 原因: 自然发生 原发疾病的影响(削弱皮肤屏障,光敏感) 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维甲酸。BOP) 如何判断:具备两种疾病的表现 瘙痒、烧灼、潮红 反复发作 治疗关注不同 六、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其相关问题 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素性皮炎: 毛细血管扩张 - 皮肤萎缩变薄 皮肤敏感症状 --烧灼 --刺痛 --瘙痒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问题 1、非激素潮红:高原红(红二团) 2、混合性表现(激素+玫瑰痤疮) 3、无外用激素史(美容院、自制药品) 一、面部皮炎的定义及分类 二、面部皮炎的诊断问题 三、面部皮炎的治疗策略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如何诊断面部皮炎? 面部皮炎的实验诊断: 斑贴试验 应用历史:100多年 应用范围:湿疹、接触性皮炎 皮肤斑贴试验:Patch Test --封闭性 Finn Chamber --半封闭性 --开放性ROAT 欧标抗原系列:26种 化妆品抗原:37种 PT: 你的背够宽大吗? 化妆品相关抗原:乳化剂最常见: 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 25例,53.19 % 叔丁基氢醌 21例,44.68 % 过硫酸铵 20例,40.55 % 欧洲标准抗原:重金属类最常见: 氯化钴 32例 68.09% 硫酸镍 28例 59.57% 重铬酸钾 25例 53.19% 47例面部化妆品皮炎的致敏原 (2007研究) 陈晶晶,刘玮(通讯作者). 北京地区327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调查与分析.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2):112-114 44例不明原因面部皮炎的致敏原 (2008年研究) 化妆品相关抗原:乳化剂最常见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17例,45.95% 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 16例,43.24% 过硫酸铵 13例,35.14% 欧洲标准抗原:重金属类最常见: 氯化钴 26例 59.09% 硫酸镍 15例 34.09% 重铬酸钾 13例 29.55% 张洁,刘玮(通讯作者)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8,17(9):1355 ● Fragrance Mix I and II ● Phenylenediamine ● Formaldehyde 选择不同的标准抗原将改变研究结论 同时期内国内外文献资料 关于化妆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