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含答案).doc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感觉形成的部位是(D) A.感觉器官  B.皮肤 C.神经  D.大脑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B.汽车上装消声器,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3.下列有关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D)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将闹钟放在密闭钟罩内,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解析】 小提琴是靠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抽出钟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4.2012年5月21日早晨,台州地区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所示)。此时,小明同学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 (第4题) A.“”形  B.“”形 C.“○”形  D.“△”形 【解析】 小孔成像时,物体离小孔较远时,像的形状由其本身决定,与小孔形状无关。 5.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来源:Zxxk.Com]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 “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3×108米/秒;“金光闪闪”说明金子能够反射光线,而它本身不会发光,因此不是光源;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音,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6.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  (第6题) A.小孔成像    B.河水看起来变浅 C.海市蜃楼     D.水中荷花的倒影 【解析】 当水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到水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水星凌日”现象,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河水看起来变浅”和“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水中荷花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 7.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士兵身上的军装呈现绿色,是因为军装反射绿光 B.士兵帽子上的军徽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C.整个队伍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D.士兵强劲有力的嘹亮口号,是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内的 【解析】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发光是因为军徽反射太阳光。 (第7题)  (第8题) 8.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A) A.变浅的虚像 B.变浅的实像 C.变深的虚像 D.变深的实像 【解析】 经过玻璃砖所看到的是经折射后变浅的虚像。 9.如图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第9题)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米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析】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性质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确。 10.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C) (第10题)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 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绝大部分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1.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A) (第11题) A.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解析】 从水中向上看,看到鱼的像是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是虚像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