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说课流程 四 教材分析 一 二 三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地位和作用 1 教材分析 一 河流在自然环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对认识黄河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色,分析、评价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特征; 2.了解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3.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慨念;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教具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1.地位和作用 1 教材分析 一 2.教学目标 1.地位和作用 1 教材分析 一 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难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下游 “地上河”的成因。 3.重点、难点 教法:“三板”教学法,模拟演示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 1 教法学法 二 1 教学过程 三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教具演示,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升华认识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1 1 小浪底调水调沙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在图中填注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填注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 绘出黄河主要的支流。 对照地图指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 请大家参照教材P55图2-53绘制黄河水系图,并完成下列目标: 1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那么,黄河能不能称为我国第二大河呢? 1 2 拓展问题: 不能。虽然黄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仅次于长江,但径流量比南方一些河流小。 青海省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青 海 四 川 内 蒙 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渤海 巴颜喀拉山 甘 肃 宁夏 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还有晋陕和豫鲁 1 黄河上、中、下游特征 【教具演示,探究新知】 龙羊峡水电站 青铜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小组成员分工:选出3人模拟开挖黄河河道,2人模拟黄河水流,2人模拟加固大堤,其他成员观察和辅助实验。 实验器材:沙盘6组,水槽9个,沙子,胶泥,草皮,短木棒若干,矿泉水瓶12个。 实验步骤: (1)认识沙盘中模拟的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认识模拟渤海的水槽; (2)在沙盘中模拟黄土高原上的黄 河河道; (3)采用小水流模拟黄河流水,观 察泥沙冲击状况; (4)采用大水流模拟黄土高原暴雨, 观察泥沙冲击状况,同时模拟“地 上河”的形成。 学生小组沙盘模拟 实验模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结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贫乏,每逢夏季暴雨,泥沙俱下,导致中游河水含沙量大。 实物教具演示:地上河的形成和危害。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开封铁塔 13米 55米 黄河的综合治理 问题探究: 为了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请你为黄河的治理献计献策,请大家分组开展专题讨论,积极阐述你的观点。 在黄土高原地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造林种草,修梯田; 兴修水利,防洪减淤等。 【分组讨论,升华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黄河有了全面的认识。一方面,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千百年来,哺育了华夏儿女,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另一方面,一个“黄”字揭示了黄河多泥沙、“地上河”、易泛滥的特点。历史上,黄河曾经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建国后,通过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如今是黄河走千里,造福一路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将会变得更加温柔多姿、妩媚动人。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开封铁塔 13米 55米 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1、2题。 1.黄河出现上图景观的原因是 ( )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D.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2《我们的财产权利》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3《做理智的消费者》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感受责任》教学设计.doc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感受责任》课件.ppt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2《成长与责任》课件.ppt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勇于承担责任》教学设计.doc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勇于承担责任》课件.ppt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律在我身边》课件.ppt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律在我身边》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初识法律》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